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梁 丽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梁 丽 贵州省兴仁市第七小学
摘 要: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人们对素质教育提出来更高的要求。中国的古言文是文化瑰宝,在小学阶段孩子对古言文的学习内容模糊。因此本文就从教学的角度,针对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语感的重要性及它的培养方法进行列举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语感;培养路径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样的信息纷涌而至,让人们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但是古诗文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读它理解它感受它,让人受益匪浅。但是培养语感的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从小积累,就像盖房子,地基好坏决定高楼大厦铸成牢固与否。故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就成了重中之重。
一、古诗文及语感培养在小学语文及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在小学语文新课标标准(最新修订版)就对古诗文的学习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并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是对学生第一阶段的任务;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是提出的第二阶段要求;第三阶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1]。由此可见古诗文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所占比例之大,对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教学中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是学习古诗文的重要任务,叶圣陶先生曾经将语感定义为“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正确了解力”,并认为语感是听说读写四种语言能力中最核心的因素,并决定着听说读写的水平。也就是说,语感是对字词进行分析、理解、体会等的过程,是比较直接迅速的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而语感培养是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它可以培养人格,塑造能力。这个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小学正是学习启蒙的开始,是一切学习能力、情感体验积累的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所以从小学对古诗文语感进行培养是最合适的选择。学生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加上教师的点拨和指导,促成语感的进一步形成,可以更又有效地学习语文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为以后初中、高中、大学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语感的培养方法
(一)分析字词,深入理解
培养古诗文语感首先就要重视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或字典等,把不太清楚地字词查清楚,然后在上课过程中指导学生把这些字词大意结合起来,让学生对诗文有一个大致理解。字词理解有利于学生是意境形成的基础。例如在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的过程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条”这一句中的“碧玉”字面意思是“碧绿色的玉”的意思,但放在古诗中会把它解释为高高的柳树上长满翠绿色的新叶。这里的“碧玉”将树拟化,让人读时可以很自然的把眼前这颗柳树和古代妙龄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充满活力,给人留下永远年轻的印象。
(二)创设意境,启发想象
意境是由文字或图片所表现的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情中有景,景中有情[2]。小学古诗文中虽然字数不多,但想象是古诗文的灵魂。在教学中,老师应启发学生在头脑中展开对诗词的想象,结合具体语境、及其相应的社会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在情感上与诗人共鸣。比如在李白的《静夜思》中,引导学生想象这种意境:在一个深夜,萧瑟的庭院内,一个人晚上睡不着,透过窗户看见皎洁、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好象地上泛起一层霜,抬起头可以看见窗外面的一轮明月。作者利用床、月光、明月勾勒出了一幅月夜思乡图,抒发了作者在寂静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意境感同诗人产生旅思秋怀的情感,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快速的理解诗歌中心思想,产生一定的语感,实现文言文语感能力的培养。
(三)多读多背,注重积累
听说读背是学习文言的重要方法。教師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示范,结合朗读技巧,在感情停顿、轻重音区分、语速快慢以及语调高低等,让学生从听觉上留下对古诗文的初映像、感受古诗文之美,体会古诗文的节奏,使学生从听觉上对古诗文的产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节奏的、有感情、有韵味的朗读,让学生从朗读中感受古文。背诵是积累文言情感,丰富阅读能力的途径,引导学生背诵一些经典的古诗词,有利于对学生言语器官反复进行语言刺激,在大脑皮层上脑细胞之间慢慢形成牢固的神经联系,从而构建了文言文的语感。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更迭,时代的变迁,古言文承载着璀璨的古代文明,但现在很多小学生由于字词的障碍,对古言文的魅力感受不深,学习兴趣不大。所以老师的通过教学帮助,让学生重拾兴趣,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尤为重要。因此,在实际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抓住上述几点关键,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适合学生学习接受古言文的教学计划。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加深学生对古言文语感的积累。而且学习古言文语感还可以古为今用,对之后学好现代文阅读和写作也大有好处。
参考文献:
[1]罗文彤.基于情境教学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探讨[J].学周刊,2020(10):73-74.
[2]钱丰年.趣在伊始,趣在其中——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激发策略探索[J].学周刊,2020(10):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