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激励教学法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实施应用王先龙

激励教学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实施应用

四川省武胜县赛马小学校  王先龙

 

摘要:要有效落实科学课堂的启蒙教育和自主探究品质的培养任务,就需要我们想方设法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追求去展开教与学实践。而激励教学法无疑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教学中,我们应多种激励方式和手段并存,让学生在激励中扬起科学学习自信。

关键词:小学科学  激励教学法  实施应用

小学科学是继自然学科后的又一门以直接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堂,其直指科学启蒙。完成这样的任务非一朝之功。要知道,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需要有反复锻炼与实践积累相结合的过程使然,需要教师长期系列化教育实施来开展。因此,激励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学习科学便有了更强的现实意义。新课标对此也很重视,特别强调科学启蒙教育的应有做法是强化氛围营造和过程激励。这一要求的有效落实在实践中我是依据我县倡导的”“三活课堂”中的“活力展现”理念指导下激励教学法的应用来展开的,并通过教师的激励来增强课堂趣味性,营造出互动性强的良好学习氛围,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对话,投入到科学学习中的。

一、运用科学学科价值激励

长期的“学以应试”取向思想,让很多学生产生了只有语文、数学学科才是重要学科的认知,他们认为只有学好这两样,才可以受到老师、家长的青睐成为“好学生”。因而,对其他学科不感兴趣,也不努力学。我们研究发现,要让学生学好科学,培养兴趣是前提。而兴趣源于对此的重视。因此,多年的科学教学实践告诉我,只有让学生认识到科学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才能使他们学更有意愿和主动。但科学学科的价值不是直观物,可以通过眼看耳听就可感受到的,需要我们把科学现实生活化,通过实景现用,才能加深学生对科学学习价值的认识,即充分感受到实用性和价值感,他们才会舍得投入而积极,才能积极主动释放主体作用。因此,激励教学法的实施应用的重要前提就是让学生体验科学价值感。如《水》一课的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价值感就可以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找出家里节约用水的方法以减少家庭用水经费去出。结果学生想出了很多方法,而且,这些方法简单易操作,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这从中,学生感受到了节约水就是节约钱,研究节约水的方法实际上就直接与“钱”发生了联系,折射出科学的实用价值。正是如此,学生看到了科学的实用性,从中感受到了趣味性,主动性增强了。这样开展教学,在增强科学学科实用性的过程中又引导学生通过探索、讨论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同时,也获得了发展思维、学会学习的教育垟,这就是我们激励教学法的一种有效实践,有利于促使学生形成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方式。

二、营造宽松民主课堂教学氛围

利用小学生强烈的向师性作文章,让学生更乐于他喜爱的教师执教下的科学课堂,是非常具有教学意义的。实践也证明,平等、开放、民主、具有良好师生关系的人际环境能够使课堂气氛活力展现,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更广泛地语言交流和智慧对话。我们知道,教学不是强制和逼迫,而是一种融入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于一体的心灵沟通,是课堂上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互作用的智慧大讨论。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正确的做法不是直奔内容讲解,而是实施应用激励教学法,把民主课堂氛围作为目标而营造出来,使环境产生激励作用,使关系成为纽带,这是我们实施激励教学法的一种重要抓手或者践行路径。因为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不仅能使学科放松产生自由感,能缓解学生压力,还能促使学生思维放开,敢于想象提供条件。因此,在科学教学中,作为一线执教者,既要在导入环节抓牢抓实,还要融入整个教学教学过程,使之成为和谐教育的主调,成为师生共同对话的良好环境。

三、充分运用赏识语言激励评价

成功是成功之母。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针对小学生爱表扬好激励的心理需求实际,我们要通过一些表扬性的赏识语言来激励他们,让他们在老师、同学的点赞中扬起科学学习自信。落实到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有切身得到赏识体验的机会,最好是全员都能有这种感受而不是只有优秀学生才拥有。学生是有个体性差异的,“齐步走”有悖于这种理念,最好的方法是梯度实施分层展开,让各个层次学生都能与“好”“很好”“对”“正确”和“OK”进行对接,同时还能体验到“你真聪明”、“真了不起”“值得大家学习”等良言美语在心中点燃激情的那种感受。有了这种感受所带来的励志和自信,往往又形成良好循环发挥积极作用,促使学生更加努力不放松,再一次把优秀收获囊中。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利用赏识这种激励评价手段来展开动力激发,让学生在“再仔细想一想”“相信你一定能”的激励话语下进一步释放潜能。这样的空间自由,学生思维一旦活跃,他们遇到的困难就不是事了,就会很快作出结果来。例如,在《热空气》一课的学习中,课堂上我们点燃了一个自制热气球中间的酒精棉。学生看到热气球飞起来了兴奋不已,而且还议论纷纷。此时,我不失时机地提问:“你们想到什么问题?”问题一提出,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热气球为什么会飞?”“是什么力量让它飞起来的?”“它能飞多高?”“怎样才能让它不停飞”……一连串的问题抛出,都是因为我们激励教学法所营造的环境发挥了巨大作用,增强了学生观察、讨论的需要,唤起了他们思考、探索的欲望,从而使他们进入到一个想弄个究竟的探究境界中。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有效实施激励教学法促进课堂活力展现,就必须让学生在感受到科学学习的重要性时,通过多方引导鼓励,让他们体验到学习成功,这样,他们主动性才会发挥出来,成为“我要学”之人。

参考文献:

张利梅,小学科学课堂激励性评价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2020年。

 


点击次数:24  发布日期:2021/10/7 10:53:06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