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的教学方法徐汉生
浅谈初中数学课的教学方法
徐汉生 湖北省巴东县茶店子镇民族初级中学
课堂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工作方式。它包括教师教的方式和在教师指引下学生学的方式,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与教学相关的其他活动方式。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对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引导学生感知知识、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开发智力,从而形成技能,提高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所以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实现课堂高效,是每个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与大家共享。
一、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
教育家孔子曾说: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数学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是否保持与发展。培养良好的兴趣是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环节。兴趣的产生,往往要靠外界的刺激和诱发。这就要求教师经常全面细致地观察学生兴趣的倾向性,从而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确保达到教学目的。
二、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要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要求。我经常采用“自学、小测、精讲巧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这种模式重点应突出以下三个环节。
1.自学。要求学生按照课前按照教师布置的提纲进行自学,同时写出自学笔记。其内容是:本节讲了哪些新概念,在引入新概念的过程中应用到那些旧知识、旧方法,对旧知识、旧方法是否熟悉,对新概念是否理解,是否有不懂的地方。在上课的时候,要求学生集中精力听取自己不懂的地方。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听课的能力。
2.小测验。每一节课开始利用5—10分钟进行小型测试,检查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当堂公布成绩,检查测验的内容事先告诉学生,使大部分差生经过认真准备也能得到满分,从而提高成功的欢乐,不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有时我安排一组用旧知识难以回答,必须用新知识才能解决的题目,以便引入新课。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新内容上来。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导入新课的好方法。
3.精讲巧练。所谓精讲巧练,就是画龙点睛,将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讲透。在掌握概念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围绕重点进行多样化练习,练习并不完全在于多,而在于有针对性,有计划,有目的,目标应是经过努力能达到的。而巧练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训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训练并提高自身技能,不搞题海战术。精讲和巧练必须密切配合,缺一不可。精讲是巧练的基础,巧练是巩固加深精讲效果的措施,两者互相促进。只有精讲巧练,才能落实双基,为发展学生智力奠定基础。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还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有的学生学不好,不是不用功,而是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很低。由于学生不会学导致不愿学,教师要向他们介绍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在学习迁移规律的作用下,使知识触类旁通。
1.培养学生主动质疑、自主探究的习惯。
在参与、经历数学知识发现、形成的探究活动中,善于发现,提出有针对性、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质疑问难,是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
2.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
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中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因此初中数学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习惯,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摆一摆、讲一讲、议一议来获取新知。
3.培养学生学会思考、不断创新的习惯
赞可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实践活动,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猜想、联想、发散思维、推理、操作、实验、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他们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通过“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你还能想到什么?”“你有独特的见解吗?”“你能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吗?”等言语,启发和诱导,鼓励学生敢想、敢说,不怕出错、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
四、开展有趣的数学活动
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并亲近现实的生活,让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让生活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五、及时认真地进行反思
教育家波斯纳指出:经验加反思等于成长。叶澜教授更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学反思何等重要!当然,只有及时有效的课堂教学反思才能对提高教学有效性有益处。首先,要反思数学教学内容,其次要反思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最后,还要反思教学过程。因此,对于数学教学的目的,目标,教学方法等等都要认真总结,扬长避短。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同时课前要精心准备,课中要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后要及时有效作出反思,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己去发现并掌握知识,才能提高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