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尹 露
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四川省简阳市云龙五合学校 尹露
摘要: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是一门集具理论性与操作性的奠基教育课程,教学这样的课程时,我们应以学生信息素养提升为追求,做好学情分析,精心设计,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着力提高有效性,使其更利于育人。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有效方法
随着教育信息化助力课改有效教学的快速推进,以及义教均衡发展的有效落实,我校走上了信息化教学、办工之路。现在有了“班班通”设备、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及相关外设,为积极开展现代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如何用好这些设备,使其发挥应有使用效益,为课堂教学有效教学和高效育人,是我们一直关注的教学应用问题。特别是我们这些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来说,管理好,发挥好作用为教学服务、为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服务,就成为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日常应着力思考并做好的重要事情。现就发挥这些设备使用效益变成高效育人效果,增强学生理论知识和动手技能等信息化素养,为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为学习与生活服务,与同仁一道探寻更科学合理且能助高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一、做好学情分析
“教学是一项有计划、有准备的活动”这句话对于我们每个教学人都再也熟悉不过了,它告诉我们把功夫花在课前才是我们有效教学实现的重要前提。而实践又告诉我们,在准备中,设计内容、分析学情是重要的。但这二者都会被现有条件制约,这个条件就是本校的信息化硬件环境。因为这是我们实施有效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特质基础。学情分析时,要分年级论对象。因为担任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大多教多班,好的教学不可能是众多班级一个通案就可解决,必须做到因班定策,因材施教,才能增强针对性和提高有效性。实践中,我们看到一些信息技术教师总喜欢在填表式的教学方案中完成预设。这样的做法对于强化课前学情分析与设计是不利的,因为填空我认为限制了我们教学设计时想象的发挥,换句话说就是易使课堂教学方法选择受限,不具有多样性。故而我在实践中就一直象其它学科一样进行写作式教案,任我教学思考发发挥。
二、精心设计教学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方向,是衡量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教学准备时,我们要精心设计,做到一课一个目标,不要把目标设得过高、过多,否则因任务太重,导致结果一事无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方法目标尽可能单一化,但总的目标不能变。为实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新课标内容,把握住其精神要领。在这前提下,再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来设计课时目标。当然,虽然我们倡导教学目标单一化,也在实践中也应注重“三维”目标的“样样俱到”,不能说一课就只有一个动手技能的目标了,方法与情感的培养也是课堂应落实的。特别是在倡导“五育并举”的当下,我们所设计的目标更要为学生多育培养服务。这样,在课堂教学时我们才能找寻以此相关的教学方法来践之,从而实现有效教学之预期。
三、科学选择教学方法
磨刀不误砍柴工。有效教学是以良好教学方法的科学选择与实施才能实现的。把时间用足在方法选择上是我们对课堂教学的深层次思考。教师应为此多选择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实现的教学方法。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上好基础课。信息技术教学虽然更注重动手操作的实践课,但也不能视基础课为若有若无,更不讲究手段。要知道,没有基础就不可能建高楼,要提高学生信息搜集和处理的技术能力,没有一些理论知识作素养基础,那也是不行的。因此,必要的基础课仍然需要我们创新施教。实践中,我常借助多媒体这种新型教育手段来助力,使其为我们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获得发挥积极作用。我们知道,那些理论知识大多过于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难快速接受的。因此,通过直观化的多媒体教学,就可把他们不能一时理解的知识形象化了。如在教学计算机系统硬件部分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大屏把计算机各硬件的图片直接动画般地呈现给学生看,让学生了解其组成。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现场拆机让学生亲历观看。这都是激趣又提效的有效教学方法。
(二)激发兴趣,增强学生实践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能认为学生动手操作就一定会使他们兴趣大增。多年教学实践发现,一旦让学生以学科素养培养的方式学习时,其间的困难就会使学生兴趣大减,甚至他们同样不想参与。在信息技术上机课中,学生同样有这样的情况存在。因此,激发兴趣,增强学生实践动力仍然是我们有效教学应考究的问题。上机课中多半时间就花在了学生动手实践上,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要结合任务驱动法来进行,如用图画制作小程序进行美术创作,当然也可引导学生利用Word或演示PPT来设计生日贺卡和班级宣传海报,或引导学生利用电子表格EXCEL班级运动成绩排名和分析等,这样的动手实践既与生活进行了实用性联系,又能在激趣目的实现下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引导学生学会自学。信息技术操作大多按步进行,具有很好的示范引导性。只要有较好的自学能力,就可实现自我促进。因此,在教学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加强学生学会自学的引导力度,在上机课或基础课时都要注重方法示范和学法指导,让他们把自我学习需求与教材上的操作程式按步进行相结合,促进学生在自学操作中达成自学需求和能力提升。
总之,要有效教学,教学方法是关键。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因班甚至因人选择教学方法,加强针对性和有效性思考,才能真正使信息技术课堂育人且有宽度。
参考文献:
[1]夏晓山,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论[J].中小学电教,2018年。
[2]李春梅,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探寻[J].中外交流,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