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数+形”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王 兵

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数+形”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万屯镇中学  

[摘要]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有着一定的逻辑性以及复杂性。在数学教学这,教师利用“数+形”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数学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水平。初中数学教师使用“数+形”来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将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变为更加具体,更加形象,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更加有利用学生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形”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数+形”的教学方法,就是通过数和形之间的转换,能够使学生的解题过程变得更加轻松,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技能,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巧妙地将数和形灵活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解题意识,促使数学教学活动有效展开。

一、教师借助数学文字符号,培养学生“数+形”的想象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文字符号来培养学生的直观“数+形”想象力。例如,教师在教学“圆周长的一半”与“半圆的周长”时,因为概念相近,学生很容易混淆。作为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的图形来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学生在看到教师的图形后,就很容易分清“圆周长的一半”与“半圆的周长”的关系及特点了,不仅提高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让学生学会用图形来分析数学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直观想象,帮助学生构建起物化模型、几何图形以及文字符号与数学问题的关联,提升学生的直观想象品质,让每一位学生能自主地、积极地、富有创造性地建构数学知识,深化学生的数学理解与数学实践。

二、教师借助几何图形,催生学生“数+形”的思维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借助几何图形,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以形解数”,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赋形以数”,从而唤醒学生的操作经验,培养学生利用图形思考问题的能力。许多代数问题具有几何意义,同样许多几何问题都可以用代数的方法来解决。教师借助几何图形进行教学,可以催生学生“数+形”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解图、释图、识图,而且要引导学生画图、构图、创图,这是建构数学问题几何模型意义的重要路径。在数学教学中,几何图形可以为学生理解抽象数学知识建立适切的心理图像,学生借助几何图形支撑的心理图像深度思考,审视抽象的数学学习内容,就能形成新的视角,产生新的发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用图“说话”,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而用图“说话”,关键是要建立图形与数学的关联。因此,教师通过图形引导学生进行直观想象,能帮助学生更快地建立数形之间的关联,深化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质的理解和认知,从而让学生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利用“数+形”的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内容

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具有较多的教学重点以及教学难点,学生很难理解这些数学重难点的知识内容。此时,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数+形”的教学方法,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并突出数学教学课堂中的主要部分,让学生正确掌握数学知识内容。例如,教师在教学《勾股定理》这一内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将勾股定理的具体图片展示在学生眼前,并为学生介绍勾股定理的形成,使学生充分了解到勾股定理的数学知识内容。在此之后,教师可以使用不同的图形让学生验证勾股定理内容,并使用《几何原本》图讲解勾股定理的具体应用。教师通过这一数形结合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有效拓展数学教学课堂的内容,并让学生将数学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四、教师需要重视数+形”的教学方法引导

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数+形”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逐渐习惯数形结合的思想,最终理解、吸收数+形”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数学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需要重视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充分掌握数+形”的教学方法。数学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例如,日常生活中的买卖以及金融关系等,都和数学知识存在着深厚的联系。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养成数形结合的意识,最终将数形几何思想灵活应用到实际中。

五、教师利用“数+形”的教学方法解决代数问题

学生在进行数学练习及考试时,时常会遇到十分复杂的代数问题,若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计算,会影响其他知识板块的学习。特别是填空、单选等问题,会一定程度上浪费学生的解题时间,影响着学生的解题效率。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解题,正确地分配解题时间,调整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正确回答问题,当遇到相关数学难题时,将其转化为几何图形,更加轻松得出问题的答案。例如:在教学《反比例函数》这一内容时,其中有一道例题:P是反比例函数y5/x,在第一象限分支中的一个动点,PA垂直于x轴,并随着x不断变大,请问三角形APO的面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是一道典型的例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几何形象进行解题。最终得知,三角形APO是直角三角形,并不会随P点的变化发生改变,接下来进行验证发现面积不变,从而得出答案。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将“数+形”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活动中,不但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还能够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应遵循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接受程度,合理制定数形结合应用的深度,选择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学习内容,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发展。另外,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地渗透“数+形”的教学方法,留给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数学教学的内容,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点击次数:24  发布日期:2021/10/7 10:59:01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