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思考贺素辉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思考
四川省武胜县民族小学校 贺素辉
摘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奠基义务。我们要创新方法,持之以恒,让学生具有质疑能力和问难勇气。
关键词:小学语文 质疑问题能力 培养
学起于思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谆谆教诲,表明了他们对“疑”的根本看法。关于质疑在学生中的重要作用,近代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巴甫洛夫也曾经说过:“猜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所以,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奠基学科,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就是份内之事了。但由于“应试”影响,很多教师迫于分数压力,很少主动抽时间去“计较”质疑问难能力培养,导致学生既没有质疑主动性,也没问难的勇气。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语文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
一、创设情境,引疑生问
疑问是一切创造的起点。我们教师要更新观念,要充分认识质疑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学生的创造潜能。现行小学生没有质疑主动性和问难勇气,不是他们真正的缺点,而是潜在能力还未得很好开发和培养。只要我们有了这个意识和实践做法,按照南宋教育家朱熹说的“学生无疑教在疑”的方法去做,精心创设疑问情境,鼓励学生大胆生疑敢问,就能很好地起到引疑质疑的目的。如教学《金色的鱼钩》时,在学生初读课文提出“收剑,奄奄一息”及“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等不懂的词句后,我们就可引导学生生疑发问:老班长为什么悄悄吃剩下的鱼骨头?老班长为什么不吃鱼?老班长为什么不让“我”把吃鱼骨头的事告诉另外两个病号?老班长奄奄一息时为什么仍然不肯喝鱼汤?可以说,学生能提出这些问题,已对课文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了。最后在全文学习结束后,让学生回顾反思,提出问题,把问题及时地在课内解决。
二、授予方法,注重指导
方法决定效果。思维也是如此,良好的质疑方法能促进学生自主质疑。但现行主动质疑意识差,往往是嘴过心不动,没有在脑海留下多大读书痕迹。这样的自主学习显然没有多大积极效果。因此,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我们还需要像培养其他能力一样,授予方法,注重指导,让他们掌握如何质疑思考的方法。实践中,我们要根据学习语文的特点,要诱导学生从多方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如,从题目上质疑,从课文的语句、内容上质疑,从课文内容前后联系上质疑,从语言运用上质疑,从课文表现的中心质疑,从标点符号的运用上质疑等等。学生有了这样的质疑方法,在遇到类似情节的课文时,就会睁大质疑的眼神,“问”从中来。如在教学《一片树叶》这篇课文时,在学生自学基础上,知道小动物爱护树木。“可椿树为什么到最后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呢”一股“问”上心头。马上就有学生问起:“对啊,他们为什么知道这不对,还这样做呢?”针对学生所提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直入课文内容。当学生学会了质疑,语文教学中担当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任也就落到了实处。
三、持续贯之,循序渐进
任何一项能力地获得与提升,都需要反复培养。质疑问难能力也一样,需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持续贯之的培养。在这培养过程中,我们还不能过于心急,还得细火煨汤般地、循序渐进地开展。一般来说,开始时每学一篇课文,我们都应要引导学生定向自学,并要求他们提出二三个问题,然后在课堂中安排一个提问环节,让学生提问。实践中,很多学生不敢提问,有多方面原因,有可能没有质疑方法,不知如何质疑?也有可能是由于胆小羞怯,不敢提问。这两种情况都需要我们在具体学习中采取鼓励、引导、诱思的方法进行疏导,创设使人感到心理自由与安全的敢问氛围,让学生能大胆问起来,说出来。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学生质疑能力的提高,学生会逐步养成在课堂教学中随时提出问题的习惯。一旦学生能在课堂教学中随时提出问题,或提出“标新立异”的见解,那么学生质疑能力也就大大提高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四、抓住关键,妥善处理
有了敢问敢说的质疑情境,学生自然能质疑生问发问。但对学生众多的“问”,我们如何处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全部都一一作答,还是需要抓住关键进行呢?我们的回答当然都是抓关键。问题是“什么是关键”是值得考究。我的看法是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需要,来确定谁主谁次,把具有共性的问题、与课文内容联系很紧密的问题作为课堂重点进行解决。对一些跟课文内容有关,但不在点子上的问题,应有选择地加以解答;对于在点子上、关键处的问题,要及时组织讨论,求得解决。这样做,既能调动学生质疑问难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发学生创新思维,又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个过程,很多人说是创设问题情境后的汇报,是学生思维成果的展示,虽然说法不一,但落脚点都是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是一脉相承的做法与实践。处理了学生的发问,我们还要对学生创新提问进行积极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到质疑学习和敢于问难的快乐,激励他们做一个善于思考、敢于发问的好学者、善学者。
总之,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推脱的重要教学义务。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者,我们要敢于担负起这样的责任,并把其列为课堂教学目标落实于实践中。只要这样日积月累的践行,我们小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才能有良好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雷小玲,教师要学陶行知的几多做法[J].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
[2]陆志平,课程标准案例式导读与学习内容要点[J]. 课程内外,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