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驱”整合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杨 俊
用“四驱”整合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
四川省邻水县观音桥镇中心小学 杨俊
语文是最为基础的学科,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中,听、说、读、写都是人们必须具体的最基本的能力。因此,学好语文,是每个学生学好其他知识的基础,也是人能够很好的融入社会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可以通过精美的图像、有趣的动画、动听的声音、精彩的视频等,将知识形象、直观、具体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求知欲爆发,积极性高涨,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得到锻炼。那么,应该如何让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完美结合,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果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境——兴趣驱动
兴趣是最大的驱动力。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学习,一般都凭借兴趣,一旦他们有了学习的兴趣,那么,他们就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认真学习,去主动探究。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设计教案时,都应该根据课文内容,紧紧抓住如何激发兴趣这一重点,认真收集素材,精心设计课件。在上课时,用ppt演示,让学生完全沉醉在精美的声音、图片、视频、文字中,学习兴趣油然而生。例如在教学《游漓江》一文时,走进课堂,我一句话没有说,就通过电子白板为学生播放了一组照片,让学生为照片上的奇山异水而惊叹。然后,我问学生:图片中的风景美吗?知道这是哪儿吗?你知道他们美在哪儿吗?三个问题,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让他们对这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所展示的文化,能够成功的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主动的去感知课文内容,去体会作者情感。
二、展示学习目标——任务驱动
任务是最好的源动力。为了让学生每一堂课都能学有所获,老师还必须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精心布置学习任务。当学生有了明确的任务后,他们就会集中注意力学习,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探索,我们的课堂教学自然就会变得高效。比如,在教学《五彩池》这篇课文的头天下午,我布置了一项任务:网上搜索五彩池,形成资料。第二天上课时,我把学生整理的《五彩池》的资料看了一下,发现同学们的资料上都写有:五彩池在什么地方,五彩池美在哪里?课堂教学时,我结合书上精彩的文字描述,用精美的课件展示、详细的讲解,带领全班同学再一次领略了五彩池的神奇与美丽。然后,通过拓展延伸,和学生一道欣赏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明确的任务与课文的描写、老师的讲解、课堂的延伸完美结合,可以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聚精会神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自然水到渠成。
三、优化自学效果——“利益”驱动
“利益”是最好的催化剂。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知识与能力,主动获取语文知识,从而实现语文学科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相互整合与促进。女儿读小学五年级时,学了《草船借箭》一文,晚上在完成拓展作业“读了课文和原著,相信你对诸葛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请你以《我心中的诸葛亮》为题,写一写你对诸葛亮的认识”时,问我:“爸爸,你能给我讲一讲关于诸葛亮的事迹,让我好好了解诸葛亮吗?”我正想开口时,突然灵机一动:何不借此锻炼一下女儿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从而进一步丰富她的学习方法和手段呢?于是我说:“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你要想全面了解,我可以给你指一条路,你上网查查,应该能有所收获。”听了我的话,女儿就去打开电脑,百度了诸葛亮,认真阅读了有关诸葛亮的相关内容,并通过总结、反思、修改,圆满地完成了作业。看着女儿开心的样子,我也欣慰地笑了。从那以后,女儿在语文学习中,一旦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她都会想到寻求网络帮助。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己通过电脑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这样,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一定会有所提高。
四、培养审美情趣——情感驱动
情感是最好的促进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精心挑选素材,精心设计教学课件,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展示精美的视听盛宴,引导学生主动去感受、理解、鉴赏语言之美、形象之美、意境之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例如教学《望天门山》一诗时,我首先播放了自己制作的课件,带领学生一起去享受了李白诗歌的文字之美。然后,我又播放了《中国诗词大会》上的一段视频。视频中,随着轻缓的音乐,康震老师挥毫作画,用浓淡相间的墨汁、五彩斑斓的色彩、龙飞凤舞的书法,让学生深深沉浸在画面里,沉醉在意境中,他们都不由自主的发出惊叹:“大美了!” 是啊,优美的文字配上精心设计的课件,更能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要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充分展示语文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去感受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