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让道德与法治教育更贴近生活唐宏祥

道德与法治教育更贴近生活

 四川省武胜县长安初级中学校  唐宏祥

 

摘要:让道德与法治教学更贴近生活是我们提高其课程教学有效性,增强育人性的重要路径与方法。本文探讨了其在贴近生活的过程中的几种重要实践路径与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生活化  贴近  实施

作为一门新课程,道德与法治是继先前的以思想品德教育命名的学科的又一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思想理念的重要课程,同样担当着学生思想教育之责任。只是在方式上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活动性学习方式,改变学生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但还是有很多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枯燥,“大道理”较多,对学生来讲似乎缺少一种吸引力,而新的内容,特别是关于国情、法律、伦理道德方面的知识还是需要学生去死记硬背,因此,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的兴趣降低,甚至厌恶这门课程。我认为既要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兴趣,又要收到很好的效果,那就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体验到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堂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实现的方法就是实施生活化教学,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一、有效运用多媒体辅助,加深学生对教材直观性的理解

以智能一体机为核心的多媒体走进课堂,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当下教育发展的趋势。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我们要实施生活化教学,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把生活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增强教学直观性,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感受到道德与法治内容的重要与实用。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利用好多媒体,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这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劳动者尊重教学的直观性,就充分利用平时的空余时间,用手机拍摄了田间地头农民劳动的场景。更多的是拍摄学校内同学们做清沾,做劳动的画面。并把它们做成幻灯片,在媒体上播放,当同学们一看到这些场面,特别是有的同学看到自己在画面上,特别自豪,特别高兴,脸上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了对劳动的一种尊重情感。这时老师顺势引导,学生们对尊重劳动者,不再感到空洞了。在上完后面半部分内容时,我拍摄了学生做清洁后干净整洁的校园画面,也拍摄有学生倒垃圾不入坑肮脏画面形成对比等等。在媒体上播放时,很多学生流露出了不自然的表情,对这种不尊重劳动成果的做法都感到痛心,他们当然明了这种做法不对,也就对珍惜劳动成果理解到位了,学生接受教材内容也很直观,兴趣也特别高。

二、充分发挥教材案例作用使教学过程生活化

教材中的案例,是把现实生活与教材内容联系的纽带。用好这些案例,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是让教学生活化的重要体现。在这儿,只是需要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与引领学生探究知识的关系,使教学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现实,又要符合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教学的实际要求。做到“双结合”,才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生活。用生活促进学习,在学习中体会生活,是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思想。例如,在《承担责任》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就可利用教材上的案例组织学生讨论。这则案例主要内容就是身为学习尖子且能歌善舞的才女李雯,为了学习成绩拒绝参加任何活动,对班级、学校的事情也不过问和参与。这样的案例现实性强,甚至是班上一些学生的写照。利用这样的案例展开讨论,就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能促进学生对承担责任和敢于担当的深思和反省。实践中,有的学生很快就发现我们班的某某同学就是如此,并说出了其年为庆祝“五四”进行节目汇演时老师叫她去排练舞蹈,她就不去。又一次,我们班某某同学,音乐老师叫她去排练合唱,她也没有去。还有一个,上次篮球比赛,张某鑫同学生为了在期末考出好成绩也不参加。同学们找到了很多例子,有的说这些活动对学习有影响,有说没有关系的,并且举出了很多例子来证明。老师这时顺势利导,正面教育引导。同学们很自然地把教材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了,明白了怎样去处理学习和课外活动的关系。现行教材里面有很多这样的例子,都与学生生活很贴近,如果运用得好,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是我们实施生活化的有效抓手。

三、充分组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热情

新课标倡导活动性学习方式。当然,这儿的活动不是单纯的说唱跳玩,而是融入情感态度、过程方法、道德践行和知识认知等于一体的活动性教学。这样的活动,无论是对学生品德的培养,还是对学生情感的熏陶,道德与法治的践行能力,都需要以活动为载体的实践训练。现行初中教材的编排都非常贴近生活的实际,都没有回避学生的真实感受,都是通过让学生参与来认知现实而产生体验的语言表述,使得思想品德的理性、审美情操的意趣、法治律人的严谨让学生们从中真正地感悟与习得,以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道德的成长和思想的提升。例如,“学会学习”这个单元的内容就异常丰富,其培养的重点也较多,既有学习方法、能力和心理方面的引导,又有教育学生珍惜时间、文明娱乐、法制休闲的内容。在学习本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活活动起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对照自己的生活实际,都可以说一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心理需求,平时的娱乐活动方式等等,对自己进行一番诊断解剖。因此,学生在讨论活动中,接受感染教育,要比老师单纯的说教方式,更容易接受,而且效果也好得多。

总之,让道德与法治教学更贴近生活是我们提高其课程教学有效性,增强育人性的重要路径与方法。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这既是教育重点,也是难点。化解这样的知识与技能教学的重难点,我们唯要让课堂教学贴近生活实际,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形成健康乐观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郎先兰,如何更好地让道德与法治教学贴近生活[J].新课程,2019年。

 


点击次数:16  发布日期:2021/10/7 11:05:2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