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四川省岳池县坪滩中学校  田武

 

摘要:运用体育游戏辅助体育教学是我们体育教学的常态化策略,其不仅担当着营造氛围,活跃课堂,激发兴趣的作用,还有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的积极意义。因而,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关键词:初中体育  体育游戏  实践运用

体育游戏的实践运用是专门为体育教学---激趣和提效服务的一种教学策略手段。课堂中运用精心设计的体育游戏开展教与学,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的生成,激发兴趣增强主体性的实现,还能降低技能学习难度而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有助于发展青少年的思维和促进智力、体力的发展等积极作用。因此,在全面践行“双主双优”理念的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应为学生主体思想的建立而加强体育游戏的开发编制和教学运用的实践,让体育游戏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作用下体育课堂,让初中学生学起于趣,趣使主体性彰显,从而与教师达成双边互动,实现高效地教与学。

一、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现状

(一)游戏设计没有结合实际。体育游戏只是辅助内容,其加入课堂教学成为了一些教师的随习所欲。很多教师只是将这作为活跃课堂氛围的一种方式,显然是不可科学的。正确的做法应结合学生实际,不能教了多少个班,班班都是同样的做法,显然没有针对性。

(二)游戏活动运动量过大。游戏的目的是活跃身心、唤醒学生身体机能,不是为锻炼身体的。因此,教学中的游戏安排不能有过大的运动量,过大的运动量使学生产生超大负荷,身体兴奋降低,运动大脑受到抑制,在学新技能时效果就会明显降低。因此,为教学新知新技能作准备的体育不能有较大运动量的游戏安排。

(三)忽视游戏活动的安全性以及活动过程评价。过了就不说了。很多教师在实践运用体育游戏之后,并没有对体育游戏过程中的学生参与表现进行针对性评价,导致学生对游戏的认知只能停于表面感受快乐这个层次,不能认识到体育游戏在培养智力、启发思考中的重要作用。也还有一些教师对体育游戏开展中的安全性不作必要说明,也不强调游戏过程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作温馨提示,导致一些学生在游戏参与中发生碰撞事故或肌肉拉伤等。

二、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现实意义

体育游戏进入体育课堂中实践应用,不仅是“优教优学”的需要,更主要的是对发展学生身心、促进学生体验体育学习快乐,实现终身体育兴趣培养等方面的作用。

(一)运用体育游戏辅助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是社会适应力形成的前提条件,新课标明确把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作为一个教学目标而列出,意在强调在当前体育教学应改传统只育身不育心的错误做法。而实现这种效果而选择运用体育游戏施教,就是为这一目的的实现服务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应选择那种富有情趣培养价值的游戏入课堂,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韧力。因此,在运用体育游戏时我们应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和愉悦性,让学生在游戏参与中尽情地释放心中的不悦和积郁,增大自身兴奋度,从而促进自我心理健康的形成与发展。

(二)运用体育游戏辅助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创新理解能力。体育游戏的实践应用不再是只为教学任务完成而作的改变,而是为了去枯燥,少刻板,有新颖,能增强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主体性。我们知道,体育游戏中有很多是益知游戏的,这些游戏不仅能训练学生脑反映力和变通性、灵活性,还可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如新《老鹰抓小鸡》《过河拆桥》的游戏等,都可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提高他们对口令的理解力和执行力。

(三)运用体育游戏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体育是竞技的,体育游戏的开展也常常是竞争性强的团体活动。运用中,需要学生以高度团结的品质去组合、去共同担当,才能获得任务的完成和与别组的竞争中获得好的名次。因此,体育游戏的实践运用能有效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结能力。

三、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运用中应遵循的原则

不是每种体育游戏都可入课堂,不是每堂都需要体育资源作手段。有效的体育游戏的实践应用应遵循一定原则方能使其效能充分发挥出来。

(一)遵循趣味性原则。兴趣是内生动力的原因。不能激趣的体育游戏在某种意义上说不应是游戏。因此,大凡进了体育课堂又能称之为体育游戏的都必须是趣味性强的,因为这是根本。游戏的目的在愉悦课堂,活跃身心。所以,我们要充分考虑游戏过程的趣味性。

(二)针对性原则。在体育游戏运用中,也要体育因材施教理念来进行。体育游戏进课堂作为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其同样应遵循针对性原则。遵循这一原则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施教。因此,在游戏选择或开发编制过程时我们就要初中阶段学生的班情和个性实际,特别是内容需要等因素去考虑,还要把初中女生情况的因素也要作参考。另外场地、天气也是影响因素。都可作针对性的考虑和设计。

(三)激励性原则。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或资源甚至一个环节,总需要我们对此小结,才能更好地在教与学的实践中找出具有积极意义的东西来,以便指导下步实践。因此,在应用完体育游戏时,我们就不能不作句号的总结。在这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将学生在体育游戏中的参与方式、态度以及活动效果作小结,以让学生明了好与不好或怎么做更有效的等问题作出评价。当然激励为主。特别应加强对后进学生的评价,让他们感受到游戏参与的积极体验。

总之,体育游戏的应用实践是高效体育教学实现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活跃课堂氛围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教学资源。作为一线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更应积极开发利用这种手段和资源开展育人,助力体育目标---促使学生快乐学体育和形成终身体育兴趣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崔晓倩,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科学,2018年。

[2]唐蜜,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实践性思考[J].中外交流,2020年。

 


点击次数:19  发布日期:2021/10/9 20:54:21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