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高效课堂创建中的实践应用

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高效课堂创建中的实践应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青台山小学  尹灿

摘要:应用信息技术助力音乐教学高效课堂创建中要将信息技术这种现代手段充分发挥作用,以激发学生动机和培养学生主体学习能力,使音乐课堂能迅速突破难点而提高效率。本文围绕于此展开,阐述了作者实践做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  高效课堂  信息技术  创建  实践应用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其教学应用非常广,已经覆盖了各个学科各个学科。小学音乐自然是其不可错过的一个重要素质教育学科,得到信息技术手段助力的音乐教学,已不再沿袭传统“师唱生随”的教学模式了,而是更具生动和形象的艺术课堂,由听走向了看,实现了视听双路径学音乐的高效课堂的创建。这不仅是以手段为教改重点的需要,也是课标精神落实的强烈要求。作为一线音乐教师唯有沿着高效课堂创建之路进行探索改革,才能让新课标“让学生获得良好音乐教育”精神得到真正兑现。实现这个精神的最好方法就是得到信息技术这一强有力工具的助力下面我谈谈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高效课堂创建中的实践应用。

一、用信息技术助力高效课堂创建中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让学生做“乐之者”的前提就是使其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小学音乐要由低效课堂走向高效课堂,其过渡虽然涉及到这个因素,但信息技术以手段出现在音乐课堂中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应用这一手段助力音乐教学时,其首要优势就变成了情境创设的实现。音乐课堂中的情境不再是纯听觉符号的,而是注入了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视觉元素,在光效和音效共同作用下营造出了学生喜闻乐见的视听盛宴。这样的刺激自然就能成为诱因,让学生产生向往学习的动机。当他们动机强烈了,主体性也就强了,学习专注度也就会换来良好学习效果了。例如《快乐的do re mi》的导入我们就可在导语的渲染下播放以不同音乐音符扮演的do re mi进入到学生视野中,卡通式的表演自然就诱发学生“我要学”意识,从而使学生受到需要的内驱而变成“乐之者”了,进而老师一起去创建音乐教学的高效课堂。

二、应用信息技术助力高效课堂创建中的容量扩展以培养主体学习能力

学生真正能正为学习主体的衡量标准绝不是爱学习,而是有多样可备选的学习方法,能根据不同内容和要求采取不同形式的学习方式或学习主体的不同组合进行。传统课堂由于一心把完成教学任务为己任,实际上也没有多少时间可让老师做更多活动安排。这样,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就一直没有得到落实,把音乐学科本身的奠基性责任无形中弃置。当然也没有多少老师认识到这个素质教育平台应肩负的担子还有这一说。在全面践行新课标、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目标的当下我们必须为此担当,勇扛这一责任。而信息技术与其课堂融合,由于在激趣上增强了学习主体学习欲,学习效率高,自然就可挤出更多时间来让学生开展以音乐为主题的学习实践活动了。我们知道,包括学习能力在内的所有能力的形成与提升都是在亲历的反复的实践中实现的。当音乐课堂教学效率高了,其容量得到扩展了,学生亲历学习实践的机会自然就多了,与音乐相关的实践能力,如读谱、亮相、表演、乐器使用、名曲欣赏等能力也就增强了。

三、应用信息技术助力高效课堂创建中的音乐欣赏,以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以视觉为路径教学听觉艺术的音乐使音乐音响的抽象性和不确定性随着视觉元素的呈现而变得直观具象其意义也由此赋予。针对小学生经历不多、体验不丰的现状,他们难以从听觉感知中去形成直观印象,也就难以理解以耳为径的音乐学习内容了。故而音乐欣赏课在小学阶段就难以迅速突破教学难点,进而影响提效,更别说高效课堂创建了。没有丰富的音乐欣赏实践,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也就没有保障。而在实践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就可有效弥补其生活经验不足,实现视结合,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兴奋进而助力音乐理解。在这几年音乐教学中,我认为有效的做法就是做到形、像的结合,凸显重点解决难点的教学,以实现突破有速和高效课堂创建音乐欣赏在音乐教材上的重要组成,是培养音乐大耳朵的常用载体。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求学生能养成完整欣赏完一首首曲子外,还要理解音乐的旋律、速度、节奏和情绪。当然,这些的获得仅从听音中来进行,对小学生来说是相当难的。不过,教师在引导时将旋律难点和乐曲创作背景等因素告之学生,学生就会在感知中慢慢领会和感悟。《童年的回忆》这首曲子的欣赏,如果在我们在引导学生聆听中告诉他们表现的内容是什么,还可以信息技术大屏呈现配合动作,如小兔跳跳、乌龟爬动、划船等动作,学生自然就可从屏幕的呈现中感受到童年的快乐。这样教学,欣赏教学的难点就自然化解了,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在利用信息技术助力音乐欣赏教学中,其作用远不止助力学生理解的效果,还可以化抽象为形象,解决示范曲子播放过程中有声无形的问题,如《拉德茨基进行曲》如果没有其相应视频动态呈现,这首管弦乐曲还是征服学生,学生也难以受到其情绪感染。相反,有了信息技术来表现声、色、情、意学生很快就会不由自主地应和着节拍鼓掌甚至模仿乐手演奏,使欣赏达到忘我境界。

实践证明,科学而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来创建音乐高效教学课堂是非常正确的选择,能使音乐教学沿着便捷、快速、直观的优势奔向高效。同时,能够创设视、听、触等感官兴奋的愉悦氛围,渲染情绪感染力强容易使学生想象随着音乐的流动性而发挥。毋庸置疑,信息技术的是非常巨大的,能为音乐教学添光加色、提效建高效课堂但也需注意,信息技术也有自身弱点,其与教学结合还需要精心设计和合理应用才能将高效教学的预期收获囊中。

参考文献:

覃玉香,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学,2016年。

 

 

 

 


点击次数:15  发布日期:2021/10/9 20:55:09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