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论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四川省武胜县万隆初级中学校 宋丹
摘要:英语课堂中应用启发式教学这种思想引领指导课堂实施不仅能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增强主体性,还能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获得良好的英语教育,发展英语素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 启发式教学 应用
启发式教育是基于孔子在《论语》中表达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观点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思想,或者一种教学策略。在倡导“双主双优”新课改实践的今天,要优教优学而提高学生主体性,诱发学生思维参与,应用启发式思想指导引领课堂,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启迪思维、诱发想象和联想、调动学生思维参与的有效方法,也是促进学生举一反三的重要手段。在英语课堂中有效地应用这种思想来诱思,启发学生思考,能促进学生智力的真正发展以及生生间的智慧碰撞和交流,在训练学生思维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英语教育,这才是我们一线教学课堂采用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原因。下面,我结合初中英语教学谈谈启发式教学的实践应用问题。
一、更新观念,正确认识启发式教学
正确认识是正确应用 的必然前提。在全面践行以“五育合一”为主题的新课改的当下作为一线教学的推进者应有与之匹配的教学思想与理念才能获得有效教学的预期。启发式思想作为新课改践行的一种重要思想,自然也应在每个践行者头脑中有着正解的认知。然而,对于教师来说,启发式教学这种教学策略可以说再也熟悉不过了,可是能真正能正确认识其内涵和科学应用的人又有几个?很多教师认为启发就是在课堂上多提一些问,最好就是“满堂问”,这才是完全践行启发式教学了。有了这种想法作指导,英语课堂出现这么多的无价值提问就好理解了。虽然说提问是启发式实施的一个直观表现,但并不是全部。真正的启发式是“教有疑”方法的正确实践,而提问只是启发式思想实施中的一种最直观、最常用的路径,而不是其实质。有时我们教师一言不发,既没提出一个问题也没作什么引导,而是利用愣住、眼神、皱眉、手势等暗示方法,同样可起到启发作用,仍然可以让学生又起涟漪,促使学生思维联想再起步。而在实践中,人们用得最多的启发还是提问,但这“问”不是“口头禅问”,也不是“是非问”,而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而精心设计的富有设问方法与技巧的提问。
二、抓准时机,正确采用启发式教学
有效的启发,还有一个时机问题,没到关键点的启发实施就达不到那种独特效果。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应正确把握启发施教的时机,什么时候采用启发式教学应有教学深层次的思考而不是“张口就来”的问一问。因此,在提效追求的践行中应用这种启发思想科学实践就应成为我们教师教学艺术的一种重要追求。我认为,在一堂英语课中不可能全是问,多而不精就是问题。要知道,“循循善诱”这个词强调的是有节制地“步步诱导”而不是“时时诱导”,“步步诱导”强调启有有步骤,能层层深入,越来越接近问题实质和深层次理解。古人认为启发最有利的时机就是“愤”之际“悱”之刻,而后来在朱熹深入研究下,他认为最好的启发时机在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他们“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之貌”的实施建议。在今天研究看来,把握这个时机的启发实施的确是最有效果的,也利于学生思维培养和发展的。因为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学生想弄个究竟的探究心理在驱使学生不停地去寻找答案。
三、细化方法,找好载体开展启发式教学
应用启发式教学,重点是找好载体,结合其他方法,才能使之更有效性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其参与积极性。在实践中,创新运用启发式教学,具体就是在启发方式上做文章,让学生在多样的启发下进行主动思考、积极学习。
(一)情境法。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倡导的、新课标强烈要求的具有很强趣味性、诱思性和煽情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将这种方法与启发式思想实施相结合,很多教师又给其取了一个很好名字,那就是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实施这种策略,不仅让英语课堂有情境作为平台进行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如临其境,受境触发而产生主体性。例如,在讲动词“help”的不同用法时,可以利用电脑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呈现两组不同场景,一个场景就是播放一位顾客买东西时店员问他“Can I help you”的情景片断,另一个画面就是一个落水人员被淹时大呼“help”求救的情景画面。两个场景分屏呈现,作用学生感官。在教师引导下让他们思考二者之间的差异,自然就会给他们深刻印象而不易记忆他们的区别。
(二)设疑法。学起于思贵有疑,疑则有进。读书无疑处须教有疑。因此,在课前伊始处设疑,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求新知识,去发展新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有效的设疑可以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在思维上产生悬念,始终处于认知矛盾的解决中。这样更能让学生主体性在化解困惑中产生强烈的探究欲。这样就可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中都在不停的探疑,解疑。
当然,启发的方法还有很多,特别是在新课标的探索之中,倡导各种教学方法尝试背景下,讨论法和故谬法也是有效之径。作为启发式这种思想的教学实践,仍具有可行之径。因此,要获得教有效、疑促思、启有进的教学预期,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创新设计,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探究,切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启发方法,才能施以正确的启发。在今天,倡导学为主,教致力于学的新课改实践中,我们一线教师要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的积极作用,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思维训练,并有效提高英语素养。
参考文献:
[1]田丽芳,初中英语启发式教学法尝试[J].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
[2]祁丽玲,启发式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