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生美术绘画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
论小学生美术绘画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
四川省武胜县秀观小学校 邱桂凤
摘要:培养学生绘画能力是美术课程学科教学的重要追求。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在丰富学生表象基础上激发兴趣,启发想象,激发他们创作,并通过激励措施让他们体验到提高绘画能力所带来的愉悦感受。
关键词:小学美术 绘画实践能力 培养 有效方法
绘画是美术学科实践性强的一个最直观的表现,是将视觉性固定下来成为物象的一种实践方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加强学生绘画实践能力培养既是其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展现自我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创美、审美、体验美等能力需要。作为一线美术教师既是其责任担当,又是素质教育赋予美术学科教学的要求。因此,作为美育奠基平台的美术教学,应创新教学策略,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在多路径的经历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传统美术教学由于过于教条化,把培养学生绘画能力作为美术教学的“全部”,导致学生认为美术就是绘画。这样的认知显然把美术简单化了。虽然绘画是其一个重要外显,是美术学科的一种表达方式,但也需要围绕绘画为中心而培养学生多种美术方法和情感。下面我谈谈美术教学实践中学生绘画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
一、加强学生绘画实践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美术绘画实践本身是有兴趣的,但随着难度加大和理论学习的深入,学生绘画实践的兴趣就慢慢从有渐变为弱了。如何让一直保持良好的绘画实践兴趣是我们美术教学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一线教师,不能再沿袭传统教法,一开课就讲,一讲完就画的模式,要让学生主体性变得强烈有绘画实践需求了再让学生把心中的想法表现出来,那样学生才会有良好的绘画实践兴趣。为此,在美术课起导入时,应强化新颖课堂、趣味课堂创建,让学生在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出来的教学氛围中产生心理自由感和表现需求。这样,学生才能认为绘画是自我表达的需要,而不是教师要求我们的作业。实践证明,当学生把绘画实践当作是一种自我需要时,其就会学乐相伴,主体性自然就强了。
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绘画实践虽然是学生的手工操作,但绘画的对象却是生活中的内容,除了写生实践外,很多时候绘画的对象就在学生脑中。但脑中的这些记忆或者表象都是学生以观察为径而获得的所见、所闻、所想。由此可见,如果学生经历的生活越丰富,观察获得的东西越多,其创作需要的素材也就越多,兴趣就越浓。因此,培养学生绘画实践能力首先就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在培养观察兴趣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观察能力。我们知道,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和大自然的一切都怀有极大的好奇心。利用这种好奇心就可让学生利用一切可用的机会进行观察,特别是让他们去观察了解他们自认为感兴趣的万事万物,如蚂蚁搬家、鸡鹅曲项、冰雪融化、花上枝头以及动物园、博物馆、花卉展、重大活动、节日盛会等。值得注意的是让学生观察应带着目的去,不能无要求。小学生如果不让他们带着要求去观察很可能一无所获。同时我们教师还要加强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有顺序地观察、有重点地观察,如观看节日活动中的烟花,就可指导学生从烟花的色彩、花形、变化、观众的神态,放烟火人的动作等去观察。待学生积累了足够的表象和体验,然后引发学生把这些东西画出来的愿望。有了愿望后,学生才能充满兴趣,专心致志的绘画。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绘画素材的认识,让绘画的内容有所依托,又培养了兴趣,奠定了想象的基础,还锻炼了绘画能力。
三、引导学生在欣赏中借鉴模仿
绘画实践是一种创作过程,其能力培养不能就让学生动手画,还要多借鉴别人创作的表现形式,多模仿别人创作的技巧技法。我们知道好的绘画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和魅力,是学生学习的典范。作为教师应指导学生多欣赏文艺作品,如欣赏名画,到博物馆、美术馆、或一些古建筑以及画展去参观。所谓见多才能识丰,眼高才能手强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条件不允许,我们可借用多媒体再现功能把这些地方具有代表性的以图片的形式再现出来呈现在学生感官中,再辅以儿歌、影视片、学生读物等进行引导教学,让学生在欣赏中产生绘画实践需求。如教学《四季的色彩》这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分析代表四个季节的名家名作,即东山魁夷的《早春之路》,列维坦的《桦树林》,林风眠的《金秋》,勃鲁盖尔的《冬猎》,这件作品代表了一年四季不同特征的表达,教学时我们应使学生从欣赏中触碰到了不同季节的色彩和景物的变化,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多媒体的动态呈现帮助学生用美丽的艺术形象熏陶情操,积累创作的材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此时我们再引导学生在欣赏中进行各不相同的创美活动,自然学生就乐意而为了。这样,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就会更浓,绘画能力自然也得到了提升。
四、加强绘画实践过程辅导
把戏把戏要过手。这句俗语充分说明了绘画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的亲自动手才能实现。美术课堂最多时间应放在学生绘画过程中。在这一环节,教师不能认为可以放羊了,更不能隔岸观火,要府下身子去辅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应特别帮助那些绘画实践能力较差的学生,让他们能动起手来进行创作,而不是只有左看右望或者咬笔头。这部分更应该得到教师的及时支持,也能体验到绘画实践的乐趣,并提升绘画实践的信心。
总之,培养学生绘画实践能力,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追求。我们应坚持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训练策略,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让学生接触不同形式的绘画,从而让他们仔细观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并勤加练习,丰富情感,乐观积极,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绘画兴趣,提高学生绘画能力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齐雪,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绘画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J].教育研究,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