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实施舒亚萍
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实施
四川省安岳县岳新初级中学 舒亚萍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应用愉快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激趣,活跃课堂,还能帮助学生提高教学有效性,发展学生语文学习情感。本文从凸显学生主体和引进教学新元素两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实践感受。
关键词:初中语文 愉快教学法 有效实施
愉快教学法,是体现寓教于乐思想的教学实践方法,目的在让学生感受学习快乐中提高教学质量,即让学生学有所得,又学有所乐。传统语文教学,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很多教师“教以应试”的取向性过强,导致教学行为受束缚,很多时候为了赶进度,多做题,就采取了既单一又经济的教学方式“一言堂”、“满堂灌”,这种方法我们教师一厢情愿地认为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实际上并非如愿。语文教学长期处于“高耗低效”便是证明。而新课改推进这几年,我们加强了愉快教学法的实践,发现我们语文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足了,课堂气氛活了,师生互动性增强了。下面,我结合实际谈谈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应用中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凸显学生主体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在践行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中落实主体理念,是需要有效教与学的实践方法。在这样的课堂中要使倾向于习惯接收式学习的学生能成为学习主人,是需要我们在课堂作出重要改变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因为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观念不从传统“教师为中心”的思想中走出来,就无法用极大的教学改革热情去践行新课改,更没有创新的方法去实施课堂教学。所以,我认为有效实施愉快教学法,就必须使我们尽快进行观念更新,角色更新,变“掌权者”为“引导者”,变“决定者”为“合作者”,才能真正实现和学生灵魂的沟通,这才能真正构建和谐、愉快、民主的氛围,这才能让学生从被动接收变为主动探究。这是实施愉快教学法的前提基础。为此,我们教师要加强学生学情研究,找到转化方案,并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把凸显学生主体的方法寓于教学中去,让学生慢慢转“被动”为主人。
二、引进教学新元素,让课堂真正乐起来
教人未有趣,必不乐学。实施愉快教学法,目的就是让课堂不再了无生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悦与和谐有活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引进新的教学元素,让课堂真正乐起来。
(一)让视频音乐进课堂。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发展和老师乐于媒体化手段的运用,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有了深度融合态势。作为一线教师,把视频音乐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这种视听盛宴的刺激下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是我们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这种新元素的初衷。例如,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们就可利用多媒体把王菲的同名歌曲播放给学生,用音乐唤起学生学习情感,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在教学《黄河颂》时,播放《黄河大合唱》,不仅愉悦了课堂,活跃了教学氛围,还激起了学生民族自豪感,促使学生树立要保卫国家、保卫黄河的远大理想。当然,多媒体播放的新元素,最多的还是影视,如教学《智取生辰纲》,我们就可剪辑后的电视剧《水浒传》片断,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智取”的玄机,对人物的印象更深刻。这样教学,一种元素的引进,拓展了学生更大视野,让语文课堂信息量增大,学生获取到更多知识与乐趣。
(二)让现实生活进课堂。源于生活的语文,本应回归生活,才能使之实用性呈现出来。而现行语文学习,很多学生感受到其枯燥,就在于失去了以生活作基础的这一体验之感。新课标要求基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教学。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把现实生活引进课堂,使之成为语文知识学习的平台和载体。这样教学,既体验了寓教于乐的愉快教学法思想,又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投诸渤海之尾”中“诸”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兼词”这个概念,我把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网络语言“造”(知道),“表酱紫”(不要这样子)引进了课堂,语言一说来,就唤起了学生回忆,快速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他们主动地猜测“诸”其实身兼两职,相当于“之于”的意思。这样教学,使原本抽象的兼词却被快速形象化了,学生也乐起来了。
(三)让课本剧表演进课堂。课本剧表演是帮助学生转化语文知识为能力,又结合语文学科特点的最好的愉快教学法的实施策略。在语文课堂中实施愉快教学法,能让课堂快乐迅速生成。我们知道,一个好的课本剧,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学科知识能力。要求学生以教材为“源”进行课本剧的设计、编排、排练,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这一系列过程,不仅能培养学生语文知识运用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知识的整合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而且在剧本展示过程中,还会给其他学生带来无限快乐,起到愉悦课堂的作用。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中我们就可让学生课本剧进课堂,让学生扮演其文本中的角色。在表演中一学生为了把皇帝的愚蠢、虚伪的特性表现出来,其在表演中加入了说唱和舞蹈动作,融流行音乐于表演中。其表演深受学生喜爱,很多学生拍起了掌声,课堂效果良好。实践中我们发现,把课本剧表演引进课堂,不仅会使课堂有无限快乐,还能让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这对语文课堂实施素质教育,无疑是找对了实施途径。
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通过说话的声调、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等来制造快乐,让每节课都在笑声中度过,尽可能地变着法子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当然,教师自己必须是快乐的,热爱生活的,才会有无限的能量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表扬带进课堂,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乐趣。
参考文献:
[1]范清芬,愉快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学刊,2007年。
[2]苏小连,初中语文课堂快乐教学法的有效运用[J].课外语文,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