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有效方法研究喻雪莉
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有效方法研究
喻雪莉 湖北省建始县官店镇熊母中心小学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外乎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和语言沟通等几个方面。而识字却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识字是学生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沟通的基础,也就是说识字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学生在阅读、沟通、写作等方面能力的强弱。此外,识字还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文化知识、自然知识和科学知识等的学习。所以,研究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的有效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识字速度,增加学生的识字量,还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识字教学 课堂情境创设 学习兴趣 识字方法
识字教学具有有效性,对语文教学在速度和质量上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至关重要。小学期间识字量是人生当中最大的。在这期间,大概会学习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这就不仅意味着学生识字量大,而且对于老师来说,教授如此数量的汉字,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也会略显枯燥。研究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有效方法,不仅仅对学生有必要,对于老师来说也同样重要。
一、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之课堂情境的创设
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作为施教的主体,不仅关心的是学生识字的接受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老师语文课堂教学上课堂情境的创设。课堂情境的创设可以说是学生学习兴趣的药引,能够潜意识里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情境创设即“情感”与“环境”两方面内容的交融。“情感”与“环境”交融的课堂情境,良好的运用,可以大大地提高整节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课堂情境创设的原则
1、以新异性为特点的形式
设置情境时,要考虑到事物的变化与新异的特点。能够使学生在事物的变化与新异基础上,获得新的感受。从而使学生产生观察情境与描绘情境的热情。这种主动式的认知教学打破了传统的被动式的灌输教学带来的枯燥、沉闷的格局,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一汪清泉,带来了无限的生命力。
2、以启发为目的的方法
开展智力、训练语言是情境教学的目的。方法上可以采用这些形式,例如:通过提出一些问题、巧设一些小的“障碍”、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等,能够有效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
3、实践性语言的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中,以语文教学的目的为出发点,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识字、去学习、去接受新的事物。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上要注重使用实践性的语言,通过这种实践性语言的运用是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使处于儿童年龄阶段的小学生更容易接受。
(二)课堂情境创设的方法
1、借助多媒体,使图画情境再现
图画内容是课文的重要内容之一。当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图画设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强烈的视觉感官效应,能够使学生的视觉感官受到刺激,感同身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愉悦心情。
例如,小学语文课文中的《雪孩子》,通过多媒体,播放雪孩子的动画,再现雪孩子营救小白兔的画面。不仅使学生看到雪孩子的可爱和漂亮,还能感受到雪孩子是多么的勇敢、多么的坚强。
2、教师诵读,引入情境
教师富含感情的诵读,营造出具有情感的氛围,将学生引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语文课文有激越、深沉、婉约、绵延等,老师在诵读文章时,领会作者的情感,设置不同的情感基调。对于激越热烈的,教师就要用有力、高亢的音调和语调来感染作为听众的学生;对于绵延、婉转、深沉的,教师就可以采用柔和、低转的音调并通过舒缓语速来感染学生,这就是文章定情,因文传情。
同时,教师在诵读时,还可以将学生需要认识的字标记出来,通过教师的诵读,学生可以学会生字的拼音,对照着书本识字。
二、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之识字方法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阅读、写作与沟通的基础。识字是阅读的必要的前提条件,广泛的阅读需要学生认识大量的字;而写作,也需要学生在大量识字的基础上进行组词造句;沟通的前提也需要学生大量的识字,才能够让沟通成为可能。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识字,其识字方法更成了重中之重。同时,通过有趣的识字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学习。
1、识字方法之象形法
识字象形法即图画识字法。这种方法就是来自于祖先的造字法。中国古代造字方法有: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六种。而其中的象形则是最基本最简单的造字方法。也有利于学生识字时理解。
2、识字方法之猜字谜
猜字谜,不仅吸引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还能开展学生的思维。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识字方法。
猜字谜的识字方法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3.识字方法之比较法
汉字中有许多相似的形似字。也就是小学生所说的“怎么长得一样的字?”。当然这是小学生对于不认识的理解。而教师正好可以利用这种“长得一样的字”进行识字教学,并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比较,同时也加深学生对汉字字形的理解。
例如,“日”和“目”,“日”就是太阳,太阳只有一个,所以口的中间只有一横;“目”是眼睛,眼睛每个人都有两只,所以口的中间有两横。
又如“鸟”和“乌”,“鸟”失去了眼睛,眼前就一片(漆)乌黑。
结语
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有效方法的使用,对学生和老师来说,能够在小学语文识字课堂上,达到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扣珍;小学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2]:王献章;情境创设的三种境界[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书,2009年7期
[3]:李晓娅;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之我见[J], 群文天地, 2011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