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实践探讨杨天永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实践探讨
杨天永 湖北省恩施市硒都民族实验小学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内容,通过阅读教学可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发展学生思维,并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本文分别从体态语言、多媒体教学、书香课堂及小组合作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实践。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创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可较好改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增强阅读学习的趣味性,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一、巧用体态语言,创建和谐氛围
在课堂语言的应用过程中,教师的体态语言也十分重要。合理的应用各种体态语言,也可以有效的激活课堂气氛。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动作和表情两方面来应用体态语言。
(一)动作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姿态语言的应用。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板书以外,教师大多没有太多的动作,大部分时间都是保持站立姿态。但合理的利用课堂动作语言,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适当的做出一些动作,可以很好的激活课堂的气氛。例如,在学习《与象共舞》这一课的时候,教师便可以积极的模仿出大象舞动的各种动作。然后并随机挑选几位学生上台,和大家一起模仿出各种各样的大象动作。并让学生们比一比,看一看,看谁的动作最优美。于是,通过做出各种动作,师生之间的互动十分良好,课堂气氛也随着活跃起来。于是,学生便可以很好的跟随教师的引导,快速的融入新的学习之中。
(二)表情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全程面无表情,会带给学生很不好的感觉。反之,合理的应用课堂表情语言,可以极大的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带领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时候,如果讨论到有趣的地方,教师要注意和学生一起开心的笑起来。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保证了课堂气氛的融洽和活跃。不过,体态语言和其他课堂语言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具体应用课堂体态语言来激活课堂气氛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在放下架子的同时掌握好“度”。以保证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维持了良好的教师形象。
二、充分应用多媒体,激发学习热情
小学生往往好奇心强、爱动,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丰富课堂阅读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积极地调动小学生的各种感官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作品的内涵,发现阅读的魅力,感受语文的美。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阅读教学,可在课堂教学前将音频、图片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当播放,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如学习《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时,可将昆仑山、冰岩、隧道等青藏地区有关的风景图片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且在展示图片时可穿插《天路》这首歌曲。当学生观看着一幅幅图片时听着《天路》,使学生通过对青藏高原恶劣气候环境的直观认识,感受到青藏高原修建过程中的困难和不易。此时,教师可趁机向学生提问,学生都体会着道路崎岖、气候恶劣的环境中,学习兴趣正浓厚,提问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该课文内容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再向学生布置课外作业,搜集青藏铁路的相关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还能锻炼学生想象能力。
三、营造书香课堂,培养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让学生们爱上文学,爱上语文,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阅读对于培养一个人的人格、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可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共读一本书”等活动,为学生们营造书香课堂,从而不断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如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开展“图书漂流活动”,为学生列出本学期要读的书目,让每位同学做到手中至少有三本书,规定哪些学生买什么书,让学生手中的书不完全重复,争取让学生花最少的钱看更多的书,同时设专门的图书组长记录图书借阅情况,促使活动顺利开展;“共读一本书”是挑选出一本或两本书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共读,通过问题抢答、分析人物、练习说话方式等方式,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四、运用小组合作,开展阅读实践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首先应当协助学生做好定位,正确划分分组,合理分配角色。在进行小组划分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基础、兴趣、能力等,指定每个小组的成员,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根据彼此间的兴趣、爱好自由划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了解和掌握班级学生的情况,根据本班情况有针对地进行小组划分,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随机划分,一般情况下每组的学生为3~6人为宜,每组中应至少有一个学习能力强、基础较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其他小组成员则根据具体教学环节,为其分配不同的角色。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利用小组合作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身边存在的环境污染、校园中存在的不爱护环境的行为进行调查,在协助小组成员分配角色时,根据实践活动的环节。除了小组“学师”负责掌握活动全局外,还分别有调查员负责调查,整理员负责整理资料,报告员负责在课堂上报告活动成果,记录员记录本组活动情况,检查员对小组活动进行检查监督等。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某方面的优势,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注意,每隔一段时间应协助小组成员进行角色互换,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和团队意识。
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阅读教学更加注重发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注重对学生实际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教学,巧用体态语言,促进和谐课堂氛围构建;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热情,营造书香课堂,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运用小组合作,开展实践教学,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