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陶光艳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陶光艳
(云南省永胜县三川镇东河小学)
随着当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学校教育也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培育学生多种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潜力的重任。于是,“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作为一个崭新的课题被推入学校的教育的主阵地——课堂。自主学习在课堂中的具体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调整了师生互动的新型关系,使学生这个自主的个体真正感受到主人的地位。从而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与潜力,达到完满的学习效果。要在课堂上实施自主教学,我认为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的学习空间,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来浅谈一些尝试和感受。
一、营造和谐气氛,增强学习信心
不同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信心发挥的不同。信任、鼓励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教师扬在嘴角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都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教师对学生激励的话语和及时的肯定都有助于学生增强信心。在课堂上多创造让小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也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积极地搜集资料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更好的收获知识和快乐。我们都知道,如果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一定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课堂气氛融洽、心里压力小、充满愉悦,学生就能学的快乐,掌握的牢固,学的更扎实,学习成绩更好。
例如教学《骆驼和羊》一课,学习第一段时我提出:“骆驼和羊为了什么事争论起来?”通过朗读指导它们的对话,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我看到一个中下生也举手,就特意提问他,他开始怕说错了不敢大声回答,我就鼓励他说:“不用怕,老师相信你行的。”他听了后,声音变大了,语气也坚定了,并准确说出“骆驼和羊在争论高好还是矮好”。我马上表扬他说:“你说得真好!”还叫同学们以掌声表扬了他。从这一次后,这个同学改变了很多,课堂上,他不但听课认真,还大胆举手发言,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二、引导学生合作,发散学生思维
在阅读自主探究教学中,除了强调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之外,语文教师还应该充分开发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以生生合力从阅读中获取和分析信息。在阅读教学中,我一直遵循一种理念,即在阅读活动中,一切依靠学生力量能够解决的问题老师绝不多嘴,把阅读活动真正还给学生。我们可以采用同桌合作的方式来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探究,让两个小伙伴互相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看看自己的同桌能不能想到,如果同桌想不到,就问问前后桌的同学,通过大家的激烈的讨论,最终获得一个满意的答案,即便这个答案是有所偏颇的,这也是学生思维火花碰撞的结果,学生在这个动脑和动嘴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加强了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对写作教学也有所裨益。对于学生存在意见分歧甚至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师可以用由浅入深的小问题帮助学生分层理解问题。
很多学生在阅读了《陶罐和铁罐》时有很大的疑问,即为什么铁罐找不到了?笔者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告诉学生一个关于铁的氧化知识,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原来铁罐是被氧化了。即便教师告诉学生们这一变化过程,这篇课文也是在众多文章中较难理解的一篇,因为作者并没有把自己想表达的主题像其他文章一样,清楚的写出来,而是需要学生从这些现象中去挖掘,而对于能力有限的小学生来说,这种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还是很薄弱的,很难通过自己的力量寻找出端倪来。但是学生通过讨论,就会明白这是铁罐的一个缺点,铁罐的缺点就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而陶罐却能够经受住考验。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书本、学生与老师这三维的互动,学生的探究式思维便发散开来,主体性也得到了发展。
三、注重体验感悟,培养创新能力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要把教育从鸟笼中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而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可见,语文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要想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加深学生的自主体验,就必须将生活引入课堂,将课堂搬进社会。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社会中的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继而解决问题。我们要重视语文实践活动课程,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走向大自然,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学生根据自学程序进行学习,首先初读,解决生字与生词,调理通顺后再进行细读,并联想画面,猜测诗意,然后精读,抓住诗中重点,感悟诗情,最后熟读,能背诵出来,并积累好句,做到心中有诗,随时都能拿出来用。学生通过这一步骤,则能达到熟读精读,感悟至深的目的。再如:开展环境调查、模拟采访、社会采风、社区活动等,让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动手动脑、用心体验。适当的增加语文活动课,能够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全面掌握与应用能力,用其作为一种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新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而言之,小学教育作为学生时期的启蒙阶段,对未来学生的发展定位至关重要。小学语文的学习在此过程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不仅能够完善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丰富孩子的词汇量等,对于其整体素养的提高也有帮助。对于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当回归教学的初衷,将学校真正的交回孩子的手中,让语文教学的作用真正的得以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