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快乐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刘子梅

快乐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刘子梅

(云南省永胜县永北镇中学)

初中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也是中学生了解世界,展望未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历史学科在学生心目中是“枯燥”、“没有意思”的课,是学生“不愿意学的课”之一,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也越来越低。如果学生对历史学习提不起兴趣,学习就会缺乏积极主动性。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一、以精彩的开场白激发起学生的乐趣,在导语中感受快乐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能否有一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好的导语像一块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起来,能给学生以启迪。”学生对过去的东西兴趣不高,学起来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我们就应充分运用课内课外的知识,精心组织一个新颖、巧妙的开端,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愿意学、喜欢学、喜欢听,就能顺水推舟地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课堂之中,从而带领学生在你所讲述的历史知识中遨游。如在讲授七年级《秦统一中国》(人教版)时,我们可以讲述影视作品《英雄》中“荆轲刺秦王”的情景,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着重去讲述“刺”的过程,并着力渲染出刀光剑影、扣人心弦的场景,重点突出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荆轲的机智勇敢,秦王的大惊失色,秦武阳的心惊胆战等等。故事讲完后,乘着学生的盎然兴趣,因势利导:“就是这个没有被荆轲刺杀的秦王却做出了惊天伟业来,被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这样的开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某个故事,或是由学生表演,同样也能达到这种效果。

再如,学习七年级《明朝的统治》(人教版)一课时,讲这样一个故事:明朝洪武年间,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中请客。第二天,明太祖问宋濂,昨天请了些什么人?吃了些什么菜?喝了些什么酒?宋濂一一如实回答。明太祖听后说:“你说的全对,没有欺骗我。”说完,拿出一张图。宋濂一看,是昨天家中宴请宾客时的详细情况,不禁吓出一身冷汗。那么监视大学士宋濂的是什么人呢?他们听谁的指挥呢?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材料的运用和问题的设置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入课题。

二、采用不同形式、多种教法来活跃课堂气氛,在学习中感受快乐

1.用讲故事的方式,变枯燥为生动

初中历史课本中涉及的史实往往只是个粗略、大概,我们有些老师照本宣科,叫学生齐读历史课文,然后把知识点在书本上勾画出来就完成了一课的教学,久而久之,学生肯定就会对历史课产生反感、厌学等情况。我们应尝试将历史知识揉进故事情节之中,把史实故事化,以曲折的情节、生动的形象,去吸引学生,使学生有兴致、易接受,对教材的理解也能加深,也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历史本身就是一门内容丰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每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包含生动感人的真实故事。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挖掘教材,补充必要的情节,以生动的故事,感人的形象,饶有风趣的语言,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胜境。当然,我们也要注意选材料时要挖掘史料中有价值的东西,在趣味性中融入科学性、教育性,不要把历史课上成故事课、笑话课,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多赏识学生,让他们自信地参与合作教学

“激励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促使他人创造奇迹的催化剂和导火线。”学生都是朝着教师鼓励的方向发展的,生活在赞赏声中的学生学会了自信,生活在批评声中的学生学会了指责。因此,在教学中要经常用鼓励和赞美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如每课中都有一些与知识点有关的材料,有些学生在朗读材料时,读错一些字,引来其他同学的嘲笑,老师就应该激励读错字的同学:“这次错了不要紧,下次加油!”再如,有时学生提出了一些看来非常幼稚甚至是无意义的问题,我们不应该简单地给予否定,因为这些问题和见解正是学生的一种探索和创新,对知识充满了好奇心。所以先找到可以给予肯定的地方,然后再对不妥的地方加以说明,告诉他们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要勇于去标新立异,要敢于班门弄斧。

3.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立体印象

多媒体教学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多媒体把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集于一体,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再现性和运动变化的可控性、模拟性以及强大的交互功能。能够让历史“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历史人物“站”起来。使学生身临其境,印象深刻,有效地创设情景,渲染课堂气氛,启迪学生的思维,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三、用巧妙的方法把繁杂的知识简化,在记忆中感受快乐

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尤其一些历史事件和时间最易混淆,使很多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从而使一些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但是如能利用一些巧妙的方法,不但使一些易混的知识分辨开来,而且记忆深刻,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积极地去记忆、去思考、去创新。比如,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有刘伯承、贺龙、叶挺、朱德、周恩来等,取每个人名的字头,再根据谐音刘(留)贺(荷)叶朱(煮)周(粥),连在一起就是“刘贺叶朱周”,意思是留荷叶煮粥。

时代在发展,作为历史教师,也要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方法,让历史课堂轻松、高效,让历史教学走出低谷,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让乐教与乐学和谐共生。


点击次数:22  发布日期:2021/12/11 8:26:11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