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生活化策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李晓燕
如何运用生活化策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李晓燕
(云南省永胜县仁和镇中心小学)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能力。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计算和解题能力上,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为教师教学的核心。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之后,在日常生活中不懂得如何运用,导致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出现。这是一种极不科学的教学观念,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符合当前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希望。
一、生活化导入,提高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导入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通过教学导入,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成功激发了,进而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成功的生活化教学导入,可以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实际,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具体来说,可以将公式、定理通过生活中实际例子引入到课堂中,通过将数学抽象概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帮助理解数学知识,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但要注意生活化的情境导入不可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因为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所以教师要精心挑选教学导入内容,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好桥梁。
如在讲述“圆的面积”这一节课时,教师是这样导入的:师:同学们,还记得龟兔赛跑的故事吗?生:记得!师:那今天呢,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新版的龟兔智力比赛,黄牛大伯要考兔子与乌龟的智力,给它们每人一段长度相等的绳子,让它们圈地,谁圈的面积大谁就赢,兔子不假思索地说:“这有什么输赢的,周长都相等当然面积也相等喽!”它随便圈了个长方形,就去树下睡觉了。乌龟伸了伸头觉得这事定有蹊跷,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计算后,拿着绳子去圈了个圆。黄牛伯伯看了,叫醒熟睡的兔子宣布,乌龟获胜!兔子真是失落啊,可不知道什么原因。同学们,你们知道原因吗?这时学生们都来了兴致,开始议论纷纷,老师在学生议论了一阵之后将议论喊停。师:大家想知道为什么乌龟赢了吗?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我们一起来探究《圆的面积》!以这样生动的小故事来导入,将数学知识融入有趣的情境中去,让原本乏味的课堂立即生机勃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在动力。
二、生活化探究,提高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现实生活中包含着许多数学问题、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只有当问题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体验探究者的乐趣。
如教学“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教师先出示信息:“六(一)班共60人,女生占”。根据你看到的数学信息,谁能提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吗?生:男生占全班人数几分之几?生:女生多少人?生:男生多少人?以上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前两个刚好是本节新知的基础,教师顺势而导先让学生解决前两个问题,为新知教学作好铺垫,进而集中精力引导学生探究解决第三个问题,即本节的新知。问题情境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通过老师的积极引导,鼓励学生提问,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使数学变得“简单些”。同时,利用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辨,从而优化学生的思维活动,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悟与理解,学生提问能力、创新能力在这样的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生活化训练,提高知识运用
课堂练习是教师对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检测的重要方式,也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方式。习题训练是数学教学中重要而又枯燥的内容,所以教学生活化离不开训练习题的生活化。生活化的习题更能给学生亲切感和熟悉感。
例如,在教学简便算法时,教师可以设计出一道等式:186-98=186-100+2。很多同学会无法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情境假设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如:“小明和爸爸去商场买东西,爸爸手里有186元钱,爸爸买了一袋面,价格为98元,结账时,爸爸拿了100元付账,收银员找给小明爸爸2元钱,即186-100+2。”通过这种联系实际的方式,可以将抽象化的数学练习,用具体的生活实际展现给学生,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用生活经验掌握数学概念,还可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理论,从而对数学知识形成更加清晰的认知。在教学统计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在体育课时都喜欢做什么运动?”这样,学生在体育课时便会注意观察周边同学的情况,开始初步接触信息收集与整理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探索出信息收集与整理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
总之,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得到全面激发,也可以吸引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地的投入到生活化教学活动中。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不仅弥补了传统教学与实际生活脱节的缺陷,也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情感体验,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准确、灵活的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导更多学生生活化的学习氛围下不由自主的爱上数学,进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果。同时,也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出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