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策略李晓玲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策略
李晓玲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巴东县神农中小学)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在十多年的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广大语文教师在新课标指导下,运用各种新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取得了很多教育教学成果,思维导图与学科教学的结合就是其中之一。有教师认为,思维导图似乎更适合理科教学,但笔者认为,只要结合语文课程特点,巧妙、适当地引入思维导图教学,同样能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在语文有效教学中发挥促进作用。
一、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对于中段和高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采用图文结合的思维导图进行课堂教学,效果好于对教材的直接讲读。而且在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中,既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又为有层次的作文奠定了基础,有效提高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分析能力。
如教学三年级语文《海底世界》一课时,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从海底的明暗度、声音、动物、植物和矿藏介绍了海底的相关知识,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这五部分知识制作一个思维导图。显然这五部分是主干,每部分的支干分别为:明暗度包括五百米以上和五百米以下两部分。声音包括像蜜蜂一样的嗡嗡、像小鸟一样的啾啾、像小狗一样的汪汪,还有不一样的声音,如打鼾、吃东西、行进,还有遇到危险发出的警报声这三部分内容。动物的活动有海参依靠肌肉的伸缩爬行、鱼、章鱼、乌贼、贝类五部分内容。植物有颜色描写、景色描写。而物产则一笔带过。由此可见,课文的难点是关于海底植物和动物的描写,通过浓墨重彩地对植物和动物的颜色、声音、数量等的描写,突出主题“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在阅读教学中绘制思维导图需要学生认真思考、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因此,这是对学生深入阅读的一种考查,是阅读能力提高的过程。
二、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令家长、教师比较头疼的模块之一,小学生受年纪、资历的限制,没有可写的素材,缺乏社会实践,三点一线的生活让他们对写什么内容格外头疼。单纯地给出作文题目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这就导致在语文写作课堂上,气氛沉闷,即使教师努力启发学生,鼓励他们发言,学生也不知道如何表达,甚至出现卡壳、词穷等问题与现象。如何让学生不惧怕作文,把他们的所思所想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需要运用思维导图。首先在作文的构思过程中,系统地整理写作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作文题目放置在一张圆形纸张的中心,让学生进行联想,思考与主题词相关联的内容与材料有哪些,进行整理归纳,并最终形成完整的作文思维导图,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此外,写作前应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到灵感,提升写作文的素质。
例如《桂林山水》是引导学生开展写景练习的经典范文,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可让学生在有效阅读的基础上显著提升构思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在讲解完《桂林山水》一文后,笔者引导学生抓住“奇、秀、险”等关键字总结桂林山的特点,同时挖掘作者的隐性思维,让学生明白作者通过比喻、比较、排比等手法来着重凸显桂林山特点的用意。这样一来,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就可以迁移运用这一写作知识,从而写出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生动形象的习作。
三、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人的大脑是通过想像和联想来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采用单一线性的文字语言性思维方式时,由于思维单调乏味,且不易于回溯前面的思路,经常导致思维中止。运营图文并用、左右脑相互配合的思维导图进行思维时,则会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和灵感,并能及时记录下来,或者随时回到前面任意一个思维中点,再次生发更多的创意,创造性思维成果就这样变得生生不息。
例如在上《我只看见你的眼睛》这一课,本文是一首诗歌,共有5个小节,每个小节字数基本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它抓住“眼睛”这一意象,运用层叠的手法,回环复沓,给读者展示了眼神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歌颂了白衣天使的高尚心灵,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敬佩之情。第一小节写医护人员面对病魔(“非典”)时愤怒的心情和冷静的态度;第二小节写医护人员面临生死抉择时所表现出的战胜病魔的信心和毅力;第三小节写医护人员用温柔的深情安慰病友;后两个小节是对前三节的总结,点明了作者要表达的主旨,照应了题目。该诗歌虽然篇幅短小,但理解起来并不容易,有的同学通过自己的想象画了一辆救护车,并小结了这一课中眼睛传达的信息。
总之,在目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现代化教学理念及教学手段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的教学要求,也是实现更好的教学的基础,而思维导图就是现代化教学手段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思维导图的教学价值及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思维导图进行科学合理应用,把握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促使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实现充分发挥,提升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生语文水平实现有效提升,促使其能够得以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