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赵晓波
智慧课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赵晓波
(云南省永胜县三川镇东河小学)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引入智慧课堂的理念,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打造智慧课堂,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就成为了当前中小学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笔者也对此进行了思考与实践,现将自己的一些浅见与大家分享。
一、利用智慧课堂为教师减压增效
众所周知,智慧课堂与过去的多媒体教学有着一脉相成的关系,只不过,智慧课堂是从多媒体过去单一的ppt的形式向多渠道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了网络联校,智慧课堂等比较成熟的教育模式的。智慧课堂不但可以减轻教师教学的压力,而且也能够明显地提高教学效率。比如,传统的情境教学往往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而无法产生预计的效果,有了智慧课堂的协助情境构建就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思维方式。比如在学习钟表的过程中,传统课堂往会让学生从家中带来块表,通过课堂上进行观察,认识钟表的基本结构。并学会读表。但是学生带来的钟表难免会出现多样性,各种各样的模样,当教师在进行引导的时候,就很难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表面上,而更多的集中在了表的外观上,小学生的好奇心一旦被触发,就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去调整学生的注意力,这就使整堂课的效率低下。但是通过智慧课堂,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只需要为学生构建钟表店的动画设计,让学生跟随动画的节奏,看到钟表店内呈现的各种各样的表,就可以非常轻松地引入新课内容,并且根据学生在与多媒体教育有软件互动的过程中实现针对性的教学。
二、利用智慧课堂化抽象为具象
数学学科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通过智慧课堂,就可以将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思维方式。比如,小学数学中,有很多图形,教师如果使用粉笔在黑板上画或展示图片都难以让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尤其是一些立体图形。例如小学五年级下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自主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为了增强学生的空间感,教师可以借助智慧课堂设备为学生展示长方体与正方体从各个角度观看时的状态,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数感与空间观念,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与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借助智慧课堂,不仅让教学活动顺利快捷地进行,还能使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课程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可以说,借助智慧课堂,让学生在可感的事物中去感知数学知识的神奇,发现数学的魅力,这是非常容易实现的。相较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学生能够更加准确的理解教学内容,将抽象的公式学习转变为解决现实问题,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灵活,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将数学理论应用到现实中,实现新课改对教育的要求。
三、利用智慧课堂培优辅困
在小学所有学科中,数学恐怕是最令小学生感到非常头疼的科目了,这不仅与数学学科内容比较枯燥抽象有关,也与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关。而利用智慧课堂,就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深层次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尤其是当学生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时,利用智慧课堂,教师就可以比较方便地实现培优辅困的分层教学,将教师从单一的讲解的课堂任务中解放出来,更加有针对性地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开展个性化辅导。
四、利用智慧课堂拓展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布置作业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辅助教育方式,但传统的作业布置费时费力,而且形式呆板。而智慧课堂则可以让作业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比如,智慧课堂可以有效地拓展了课后作业的方式与方法,使数学的课后作业从传统的书面作业转向了主观化作业,创新型作业类型。教师也从结果导向的作业布置转向过程导向的作业布置,让学生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将自己的作业录制保存下来,并且分享给教师,教师通过视频进行点评,并及时地给予指导。教师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基本学情,同时也可以科学化地设置不同层次的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取得了良好的作业效果。
五、利用智慧课堂缩小教育差距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曾指出,“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很多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由于受到经济的制约,在学校教育方面与教育发达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教师缺乏必要的教学培训的机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往往只能依靠自身的教学经验,对于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不到位,这样就让教育的差距不仅仅存在于区域之间,甚至存在于教师个体之间了。而采用智慧课堂,就不仅可以有效地缩小教学水平的差距,让不同地区的学生都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学习内容,一定程度地突破地域的限制,实现资源与教育的共享。比如,当前非常火爆的“微课”,就可以有效地打破教育的地域限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到全国各地优秀教师的辅导与点拨。对于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听懂的问题,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查漏补缺,攻克学习难点。还有当前正在推行的“云课堂”等技术,都可以充分地应用到课堂中。对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一时难以消化的重点难点,教师还可以通过手机分享相关的微课视频到公共屏幕中,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消化掌握。
总之,通过利用智慧课堂,对于小学数而言益处多多。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地参与智慧课堂的研究,结合各自教学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智慧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实现新课改对当前课堂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曹敏《建构智慧课堂,实现智慧教育》,《教育家》2016年第47期;
[2]杨明荣《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电脑迷》2019年第1期;
[3]马建勋《如何做好小学高年级数学培优补弱工作》,《读天下》(综合)2019年第9期;
[4]徐静《例谈翻转课堂在小学教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年第18期;
[5]强东宁《翻转课堂初探: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读与写》2017年第14期;
[6]杨鑫《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华少年》201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