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周壮会

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周壮会     贵州省兴仁市第八中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的主流价值观,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积极践行,对进一步凝聚国民意识、达成思想共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我们能有效抵制西方错误思想及价值观冲击的强大武器。而引导初中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这不仅关系到初中生自己的身心健康和人生目标,还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从学校的教学入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导教育初中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不但利于社会的发展,也利于初中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践中呢?我进行了这样一些探索。

一、借助音乐导引,激发爱国情感

俄国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说:“音乐的魅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有所感受,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使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在执教九年级上册第1课第2节“我的中国心”时,在张明敏的歌声——《我的中国心》烘托下,我深情地讲述了香港,澳门被侵占的历史,观看我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驶主权的录像,笔者饱含真情、抑扬顿挫的语调触动了学生的心灵,爱国情感油然而生。此时,歌声再次响起,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的节奏齐声唱起了《我的中国心》。

爱国行为绝非外在强迫和规制,而是建立在个体对祖国深厚的情感基础之上,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既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目标,也会成为促发爱国行为的强大情感动力。因此,在教学中,联系课文中的有关内容,借助音乐背景和故事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有利于达成教育目标。

二、创设教学情境,拨动学生心灵

   创设教学情景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有助于在教学中拨动学生心灵,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六课“了解老师——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时,我用PPT展示了《最美乡村教师——谭建平》。谭建平是湖南郴州市安仁县人,一位右腿残疾的乡村教师,39年一直坚守在偏远乡村小学的三尺讲台上,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从教以来,没请过一次假,更没缺过一节课,教学成绩在全县始终名列前茅。他数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妻子,坚持背着妻子去上课,一路风雨无阻……谭老师就这样默默地以一位乡村教师的铁骨柔情,为我们生动诠释了什么是“敬业”,什么是“友善”……

 一幅幅扣人心弦的画面,一句句声情并茂的解说,让很多同学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理解了教材中的理论内涵,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亲师、爱师、尊师的情感,同时也传递了核心价值观。

 要提高教学吸引力,关键是创设知识与情感结合的美妙境界。这种境界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教学情景。成功的情景创设,会使教学跌宕起伏,充满情味,不仅能使枯燥的知识鲜活起来,更能让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三、开展实践活动,促进观念内化

 课堂教学是形成道德认知的主要途径,主体参与的实践活动则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积极开展行之有效、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将核心价值观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中,才能让学生深刻体味并感同身受。我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的:

 一类是课堂内外的实践活动设计。这类活动,既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设计,也可以延伸到课外活动。例如,在执教七年级下册“在建中尽责”的“集体”部分时,设计了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活动,分组竞赛,使学生明白在集体生活中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是取得胜利的保障,也是构成一个和谐集体的重要因素。在讲授九年级上册“心中有爱服务社区”部分时,设计了一个延伸到课外的实践活动——“走进社区,寻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人好事”,时间是在学校放假的两天。两天过后,同学们返回学校,兴致勃勃地展示了自己寻找的好人好事:有坚持20年义务清扫小区垃圾的退休老工人,有悉心照顾多年瘫痪在床的婆婆的好儿媳,有拾金不昧的出租车司机,有诚实守信的社区商店的老板……这次活动,既让同学们感受和体验了社区的生活,更让同学们受到了一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另一类是积极参加学校德育实践活动,实现课程教学与学校德育的教育合力。每学年,学校都会组织一系列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感恩活动、艺术节、运动会等。对于这些活动,我都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并有机地结合教材内容,灵活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设计活动内容。如志愿者活动,通过给福利院孤寡老人、智障儿童送温暖,使学生懂得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好形式,能够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是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表现。感恩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了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继承发扬并学会感恩,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努力。

学科课程是学校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最主要的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更应该不断探索在教学中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能力,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行动,真正将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点击次数:19  发布日期:2021/12/11 8:32:57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