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论体育课堂上有效教学的实践开展汤小双

论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开展

四川省简阳市云龙小学  汤小双

摘要:要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育人效果并实现有效教学之追求。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可从加强课前备课入手,通过更新教学观念,化教为助学,将游戏引进课堂等途径去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体育  课堂  有效教学  实践开展

随着以“五育并举”为主题的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新理念逐渐深入一线教师人心,并成为一种共识。小学体育教学如何走出传统高耗低效怪圈,进入到高效模式,就成为新课改背景下一线教师育人实践的追求所在。我们知道,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平台,不仅担当着新课标要求的培养学生动作技能、终身体育兴趣、社会适应能力培养重任,还要担负起素质教育重任,发展学生健康心理和良好个性培养。因此,我认为体育课堂上有效教学的实践开展,其正确做法应该是结合学科教学特点,根据学生生理、心理以及不同的认知与接受能力的个体差异,不断创造出符合学生最优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使体育课堂走上高效育人教学的快车道。下面,我结合小学体育教学谈谈有效教学的实践开展。

一、加强课前备课的精心设计

传统体育课堂,大都模式简单,程式化倾向严重,多年都使用“集合---讲解---示范---练习---纠正---再练习”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常用开展是导致教学低效的重要原因。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加强课前备课。而现实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是不注重课前备课的,特别是教龄稍长的教师,习惯性方式教学,认为不必要备课就可以上出一堂有效的体育课来,这显然是违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方案就不同的因材施教思想的。而且新课标与传统教学大纲在要求上又有很大差距,其教学目标不同,担当的任务不同,我们又怎么采取同样的教学模式呢?所以,我们倡导加强课前备课,做到精心设计,才是我们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而落实到实践中,课前我们应合理组织好本课时所需要的内容,在优化教学手段上下力,选择好能促进学生发挥主动性作用的激趣、诱思等策略,做好“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双向落实,才能夯实基础,做好备课设计。

二、实现由重教向助学的角色转变

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新课标背景下的有效教学必须基于这一主体理念而实施,前提就需要教师角色转变以践之。传统体育教学教师是绝对的课堂占据者和拥有者,他们不论是在课前的热身、新授示范还是活动组织都体现了这一“中心论”思想。而如今新课标却赋予了与学生主体这一角色相对应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点拨者角色身份,不同场景下扮演不同的身份发挥不同作用,由教向助学转变。这既是课堂“双主”的需要,也是实践新课改的必然要求。只有如此,这二者的角色作用才能在践行中得到充分发挥,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让学生主体作用表现得更为活跃有作用。而传统体育教学,身处一线的教师作为知识技能的拥有者、作为教学活动的传授者、作为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显然不能凸显学生主体作用。实践证明,教师需要转变成师生合作互动的良师益友,化教为导,化安排为引领,化讲授为对话,才能使课堂主体更高效的学习。比如“立定跳远课”一课的教学,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实践开展中我改变了习惯性的教法,不再使用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跟作→逐一纠正辅导→分组练习→课堂小结这一陈旧模式,而是选取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立定跳远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创设动物王国运动会这种虚拟情境,让学生模仿动物双脚“起跳”的动作,特别是双脚同时起跳和落地的动作,这样的模仿实际上就是立定跳的雏形,练好了这个自然也就向目标靠近了一大步。在这过程中,学生充分经历了我们新设计的引入→情境→激趣→模仿→训练等学习实践环节,他们不仅很快地就掌握了立定跳远这项动作技能还感受了体育学习的乐趣。整个过程,教师只是活动展开的组织者没有过多的费力费劲,扮演了学生学习路上的引导者角色而已。学生通过或独立学习或合作学习的学习实践,也是很高兴地掌握了正确的动作技能,而且收到的效果非常好。

三、将体育游戏引入课堂

爱游戏是学生的天性。顺应天性而教既是因材施教的正确做法也是满足学生年龄特征需要的有效实践。因此,我们就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引进学生喜爱的体育游戏来助力开展。这样融入游戏的体育教学,不仅体现了寓教于乐思想,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活动氛围,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动作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吃苦耐劳的信心。例如,在篮球实战技能训练后,我们就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个不同的游戏小组,进行篮球对抗比赛。教师作为裁判。在游戏进行中,学生为了取得胜利就会有意识地利用相应的技巧,避免出现犯规动作。体育由于学科特点,这种比赛类游戏运用较多,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还可提高兴趣,发展学生合作团结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当然,要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果并实现有效教学,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去进行实践开展,如运用多媒体辅助、创设教学情境实施、运用激励评价等,不同方法虽然做法不一样,但最终指向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有效性,让学生获得更好的体育教育。在全面践行新课标、推进新课改的今天,我们要在认真学习新课标、新课改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实践观念和提升自我教学实践能力,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总结经验、反思教学历程,形成一套操作性强、效果明显的有效教学模式来。

参考文献:

[1]吴俊贵,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2020年。

[2]覃飞珍,提高小学数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教育科学,2019年。

 


点击次数:11  发布日期:2021/12/11 8:37:28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