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本土瑶族服饰元素在小学美术社团活动课中的运用徐升燕

                                         

本土瑶族服饰元素小学美术社团活动课的运用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城区第三小学校     徐升燕

摘要:瑶族服饰绚丽多姿,是少数民族服饰中是最具特点的服饰之一。据初步统计,款式就多达100余种,头饰也不下100余种如此之多的款式,实为罕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论文主要针对瑶族服饰的特点,探索瑶族服饰元素小学美术社团活动课的运用

关键词:瑶族服饰元素  美术社团活动课   运用

目前,很多学校的美术课堂教学仍然只局限于美术教材上的知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都有很大局限性。学生能够学到的也只是一些理论知识,不能满足学生的艺术追求,也不利于学生艺术鉴赏水平的提高。把瑶族服饰元素融入美术社团活动课堂中,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瑶族文化的元素。同时,还能够丰富美术活动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瑶族文化有深入认识,甚至能够起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一、美术传承瑶族文化的必要性
    美术活动课堂不能只停留在带领学生对艺术进行欣赏和评述的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艺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的,不仅要学习教材上的基础知识,还要走进贴近生活的民间艺术。比如,瑶族文化、瑶家精神等都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美术活动课堂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使学生能够从生活中认识和感受到艺术的美,并且能够把所学的美术理论知识运用在生活中。只有来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的美术课堂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课堂。

把瑶族文化融入美术教学中,是传承瑶家山村瑶族文化、开展“瑶族文化进校园的实践与研究”、培养本土优秀人才的需要,也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了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探索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美术活动课中,融入瑶族服饰文化,是加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和了解的有效途径,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有效策略,是增强学生对瑶族文化的保护意识的有效措施,是逐步培养学生成为瑶族文化的欣赏者和传播者的有效方式。
二、把瑶族服饰元素融入美术社团活动课的重要作用
    瑶族文化通常是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人们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它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内容,具有审美、教育、认识、娱乐等多方面的功能。瑶族文化通常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特点,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在美术课堂中融入瑶族服饰元素不仅能够为学生的美术学习增添色彩,还能够使美术活动课变得欢乐有趣。教师通过对瑶族服饰元素的深入挖掘和仔细筛选,结合具体的美术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创设恰当的美术课堂民间艺术学习环境,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瑶族传统文化,感受到内容丰富的瑶族文化和团结奋进的家精神的鼓舞,达到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逐步提高自身艺术素质的教学目标,从而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树立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的远大理想。把瑶族服饰元素融入美术活动课教学中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瑶族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坚持探索的学习精神,起到宣扬传统文化、传承瑶族文化、发扬瑶家精神的积极作用。
三、美术社团活动传承瑶族服饰元素的具体方式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把瑶族服饰元素融入课堂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瑶族文化反映出来的情感、风格、主题思想等创设合适的课堂情境,完善美术课堂教学环节的统一性,积极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中的教学效果。
2.开展有趣的实践活动《瑶族舞曲》《盘王节》还有《拉珈》等都是瑶族文化优秀的、代表性的文化作品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这些作品,陶冶学生性情。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认识了解瑶族服饰特点,鼓励学生设计瑶家的服饰图案,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感受瑶族文化的魅力,知晓瑶族服饰在瑶人眼中的地位,达到传承和弘扬瑶族文化的教学目的。
3.实现瑶族服饰元素和美术教学的融合美术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艺术,而瑶族服饰元素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比较广泛,使生活变更便捷。在当前生活中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很多地方都能发现瑶族服饰元素的身影。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多进行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瑶族服饰作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展示比较,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获取更丰富的学习体验。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获得较多的信息量,提升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实现瑶族服饰元素与实际生活的高效融合,增强孩子对实际生活的热爱程度
4.积极对瑶族文化进行拓展、开发积极对瑶族服饰元素进行拓展、开发是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方式,首先教师需要运用身边已有资源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鼓励学生到瑶族山村等地进行参观。对瑶族文化进行拓展开发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美术教学资源的创新,同时也可以将一些民间习俗、民间故事等内容运用其中,丰富美术课堂中的教学。其次,邀请专业知识较为丰富的大师开展讲座,使学生对瑶族文化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感悟,增强学生对文化保护、继承的决心和信心。
    在美术社团活动课中传承瑶族文化,要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瑶族文化,把瑶族文化的丰富内容和文化精神教育融入到教学中去,使瑶族文化与学生的课堂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的融合,陶冶学生的美术情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使瑶族服饰文化能够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孙飞.传承民族文化,教学“真”的美术[J].中学课程资源,2016(11).
[2]余杭岭.地方民间美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温州大学,2015.


点击次数:17  发布日期:2022/1/7 8:26:17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