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浅谈中学生物教学在金州教育云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李 翔 李 影

浅谈中学生物教学在金州教育云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民族学校    李 翔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第五中学          李 影

 

金州教育云是以云计算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搭建涵盖核心应用的教育云平台,同时汇聚第三方优质资源及应用,面向教育机构、老师、学生、家长提供一站式的教学服务。我们依托“金州教育云”大数据平台,开展中学生物教学活动,推动生物优质教育资源配送与共享。

一、利用金州教育云平台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

在金州教育云平台上,实现生物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根据中学生物教学目标学生的心理特遵循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原则,真正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生物的三维目标的达成。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只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让学生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

二、中学生物教学在金州教育云平台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集中了文字、图形、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有其良好的交互性能和视听优势,使抽象知识形象化、微观知识宏观化、静态画面动态化,有效地达成知识目标。

(一)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有利于知识目标的达成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学生认识事物、理解知识生物学科的特点是细微、动态、抽象。比如人体的细胞、血液的流动、神经的传导、食物的消化等,这些均是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但又看不见,摸不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由于学生受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制约,对一些复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都比较低,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比较困难。而把现代教育技术引进课堂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通过视听媒体提供通常难以看到或难以看清的一些事物的结构、形态或现象等,则可以帮助学习分析特征,寻找规律,加深理解。比如:高中生物中所讲述的细胞有丝分裂一节,有丝分裂的过程是这节的重点和难点。教师用细胞分裂的三维动画用于课堂教学,将微观中难以捕捉的各个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以及前一个时期到后一个时期染色体和细胞的变化模拟了下来。课上教师将每个时期和相邻的2个时期的动画进行播放,学生清楚地看到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讨论,把各个时期细胞核内染色体的行为特点和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目变化总结出来。然后教师再将分裂的全过程用多媒体演示一遍。这样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局部到整体,对知识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二)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巩固知识主要是指记忆,记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认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与回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学生能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知识,便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识记效果就会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把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能长久保持下来,同时还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再认”与“回忆”,学生在再认和回忆某些知识时,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屏幕上生动的情景,将当时获得的知识回忆出来。

(三)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重点、难点的突破

1.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实验教学中重点、难点的突破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结构,需要用显微镜观察。如何使学生在使用显微镜的实验课中,缩短认知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呢?笔者通过把多媒体与生物显微镜组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通过生物显微演示,显微镜下放大的物像投到屏幕上,使其进一步放大,教师可以通过屏幕指示图中的结构,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多个不同分裂时期的洋葱根尖细胞。教师从中选择比较清楚的细胞,使学生清晰地观察到了洋葱根尖细胞的不同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等。这样,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地认识了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的直观现象,便于学生做实验起来事半功倍,进而提高生物实验课堂效率。另外,可通过屏幕放大,使学生准确地掌握实验操作的动作,如如何漂洗、染色、制片等操作。

2.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知识教学中重点、难点的突破在生物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有些概念、原理的理解较困难,而利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电教媒体,就能帮助学生顺利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内容方式”中的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时,笔者用Flash显示3种跨膜运输的方式,然后让学生识图、区别、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你一言,我一语,最后总结出这3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同时,通过识图、区别、类比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且经过思维活动后,便于学生由瞬间记忆形成短时记忆,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长时记忆。

3.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在生物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如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其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还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要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传递和突触后膜的接受,通过了电信号、化学信号和电信号的转变,从而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等不易看到生物现象,用现代教育媒体能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利用Flash制作相应的教学软件,可以简单方便地将上述兴奋的传导展示出来,而且还可以分步控制,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掌握其中的变化。

总之,金州教育云平台,所有教学活动应符合课程目标,笔者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生物学科教学中,尝试着把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教学进行有机整合的好处,达成生物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点击次数:13  发布日期:2022/1/7 8:43:01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