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罗艳良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城区第三小学校    罗艳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德育教育,而德育教育必须根据语文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德育内容很好的贯穿于小学生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古人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做到“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的目的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借助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渗透德育教育

寓德育教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是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就其内容而言涵盖了语文的整个实践活动,包括语音,字,词,句,段,篇章结构,语法,修辞,逻辑,文章风格等,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使学生的思想情操受到陶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让学生能从学习语文中各个方面接受德育教育。

1.训练小学生的听力能力,从中渗透德育教育。

利用相关的音乐背景能够让活泼好动的小学生马上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很好的教书教育人效果。比如在教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我先准备了相关的图片和音乐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放映圆明园的今昔对比图片,同时播放配以柔和优美的曲子,同学们的情感就被马上调动起来了,我再随即揭示课题。当同学们产生对圆明园精致的向往时,我就趁机向学生介绍圆明园遭八国联军破坏的历史,这既激起了学生的爱国意识,又使他们沉浸在“我们的祖国多么壮丽”的遐想之中。

2.训练小学生的说话能力,从中渗透德育教育。

课文渗透着德育教育内容,说话内容同样可以发掘德育教育题材。比如,我在听教师上《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时,在把握文章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讨论回答几个问题。首先是:“你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勇往直前,坚定信念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能!”接着,教师又问道:“你们认为怎样才能打败挫折,战胜困难呢?”同学们马上就七嘴八舌的发表着自己的看法。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怎样去处理和应付生活中出现的坎坷,如何更实际的面对生活。

3.训练小学生的阅读和朗读能力,从中渗透德育教育。

比如在教学毛泽东的诗歌《七律长征》时,教师可以先让在课外读他的其他诗歌,并在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旁边做上批注,重点是写上自己的感悟。在潜移默化的阅读欣赏中,学生对毛泽东这个人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诗歌进行欣赏:用词的妙处,句子的含义,表达的感情,描写的方法,写作方法,表达方式等角度,进行细腻的品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就能让学生更好的做到古为今用,让古人的思想情操,人格灵魂陶冶影响学生,最终达到育人的效果。

4.训练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从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根据小学生年龄阶段的特征和学习情况来看,低年级适合于一句话写作,中年级适合于看图作文和情景作文,高年级适合与想象作文,并有独立观点,通过作文有意有序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会收到良好效果。

二、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各个环节渗透德育教育。

1.在组织开展的各种语文比赛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是节假日如国庆节,五一节,儿童节,端午节,母亲节等节日来临之际举办各种语文活动,比如:举办作文比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收集剪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等。

2.在组织小学生观看电影电视剧时渗透德育教育。

根据小学生爱看电影,电视剧的情况,教师可以有计划的集体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的电影和电视剧。比如:爱国主义百部影片,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神州风采》,《综艺大观》,《祖国大家庭》等节目,让学生关心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了解全球的地理,风貌,历史文化。

3.在组织开展集体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每个人都是特定群体中的一员,集体维系着其中的个体,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提出要教育学生做人中人,培养学生团结人,乐于助人的品德。除了让学生参与这些活动以外,还可以让他们参与创办刊物(如墙报,板报,小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三、在教学常规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1.在教师的人格和爱的感化下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在课堂管理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以自己的仪表态度,言谈举止和处事待人,发挥表率作用,要求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风,意志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要有博大的胸怀,以自己至诚至真至爱的人格力量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就会对学生道德风貌的健康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成为学生的镜子。

2.在榜样感召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生爱好学习,善于模仿,崇拜英雄,追求上进。因此,为学生提供学习模仿的榜样,可以有效的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教育,引导,激励他们前进。可供小学生学习的榜样很多,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三好”学生,伟大历史人物和文艺典型形象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小学生学习的榜样。

3.在适当的品德评价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小事结合作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记录在生活中的“小事”:让座,排队,看电视不做功课,值日不认真等,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阐明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教会他们怎样辨别他人的做法是对还是错,能够让他们正确评价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改掉不良风气和自身坏习惯,能够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进而促使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形成。

总之,作为教育者应该明白,教育的任务不是单纯的传播现成的知识,而是注重人的潜质的开发。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应保持对学生巨大的感染力量,承担起德育教育工作的重任,充分的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积极探索,积极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的动力,让学生时刻都能受到德育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以适应新世纪的要求,真正实现叶圣陶所说的“千教万教,教做真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文道合一,让德育之花在语文教育园地尽情绽放。

 


点击次数:17  发布日期:2022/1/7 8:43:49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