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培养徐 稼
论英语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培养
四川省岳池县恐龙小学校 徐稼
摘要:英语学科要担负起为信息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的重任就必须强化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本文探讨了做好学情实际分析、有步骤有目的地引导和立足实践进行自学检测等三种有效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 自学能力 培养 有效
当今是“知识爆炸”时代,各种信息资源铺天盖地般涌来,直接考验着人们对信息、对知识的选择、取舍、整合和应用能力。在这过程中,只有当人们学会了怎样学习,掌握了信息、知识的正确获取的获取利用方法,才可能从容地应对自如而不是无所适从。然而,受着“应试教育”思想长期影响,很多老师打心底就形成了“教以应考”的教学取向,在实践上采取了与之相应的“一人讲”做法,使得很多学生只能“坐以待灌”,对学习失去了主体性,他主学习多,自主学习能力差。这显然不符合今天社会的需要,这对于促进他们成为未来社会合格的建设者来说是百害无一利的。因此,可以说强化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应是新时期学科教育教学的当务之急。在这背景下英语作为学校教育中学生用时最多的学科,没有任何理由不加强这一能力培养。故而,作为一线英语教学的我们应勇于扛起学生自学能力培养重担。下面,我把其方法以论之。
一、做好学情实际分析
经过小学六年学习,学生自学能力应当说有一定基础了。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传统模式下“走过来”的学生并非如我们所期。当然也不完全否定一部分学生有一定基础这个事实。所以,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过程中需要老师静下心来去做调查,做好学情实际分析,才能精准地知道学生学力基础到底是怎么样的,有什么学习习惯、乐于哪种方式学习等,只有这样,才能为接下来的自学能力培养的精准实施找到正确的路径和方法。这几年我发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做好学情分析并非是外加的任务,其实就是新课标中关于“多种学习方式能力”培养的一种实践,更是我们老师教学设计时“备学情”的一种更利于学生发展的追求实现。
二、有步骤有目的地引导
化教为导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上乘之策。如何“导”,就是结合实际强化学法指导,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学主体作用,完成老师设计下的自学任务。不过,这一过程需要结合学情分析来确定,不同学力的学生老师采取的方法要因人而异。即使同一人也需要结合学习内容和其习惯进行。我认为培养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老师指导的学法应有所区别。对于能力强的学生甚至可以跨段或直接进入到自学的自主期内。但多数学生还是应“走流程”。
(一)适应期指导。在这一阶段老师的指导任务就是把学生从原来“他主模式”下的“抱着走”过渡到有独立行为的“扶着走”中来。通过预习这种自学平台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学习,其方法就是老师在学生进入预习模式前给他们一个预习提纲,也就是把要预习的内容和要达到的效果用“要求”的形式概括成几个问题或知识点,再辅以一定学习方式和一些参考资料,要求学生带着老师指出的问题或知识点走进文本,去阅读教材,做好自学并记好笔记,解决一些基本的单词短语学习,能熟读课文,对教材能达到有“初步”这个层次的感知和理解,为课堂老师授教提供基础。
(二)半自主期指导。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具备了一定自学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就进入到半自主期了。在这个阶段,我们应采取“半扶半放”的法子,让学生仍然在老师指导下进入难度更大的学习内容了,而且资料辅助也由学生自己去寻找而不是由老师推荐给予。学习的内容由先前的单词词汇过渡到词汇的性质、用法上去,如can的用法、比较级的用法、介词、简单从句的用法等,这些内容就要求学生围绕教材或自主或与同桌商讨合作进行完成。老师的指导角色中还要加上督导这一责任,确保学生用心完成。
(三)自主期指导。这个阶段虽然从“他主学习”过渡到了“自主学习”模式,但不能完全放手,仍需要做好过程的学法指导,毕竟还在初中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老师应指导学生自学应做到“以课本为依托”,不能放开教材去另辟新径,耗去时间。课堂上老师要鼓励学生自己确定自学重点,找到难以理解攻克的难点。对于自我努力还不能及的知识点可以去寻找有关参考寻找答案,当然也可以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或讨论或再学习,相互启发、补充,形成观点。并将学习结果反馈给老师。
三、立足实践进行自学检测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切忌无跟踪督导。毕竟是学生,他们自觉性还不足以使他们能完全独立出来去干好某项学习或工作。教学中我们应立足课堂授予方法去指导,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形式丰富的学习活动。要知道,培养学生英语自学能力还远远不能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有效提高,还可搭建平台让学生多读多写多听多说,有丰富的英语实践,这同样需要加以学法指导。在上述三个三个阶段,为了配合学、做、用结合思想,我将自测作为学生自学的效果检测手段,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各出三道题,一个小组一周设计一张试卷,完成一套自测题。这设计题目的收获不亚于解答一张试卷的收获。每组设计完成一张试卷就成为我们班单元复习的试题汇编,期末时交换使用,对发现的题型错误或知识错误就要求设计组同学再“另造”一份试卷。这个要求,就再次促进了学生用心自学。
当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路径远不止上述所说。作为新课标践行者的我们,要让英语学科真正担负其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基的责任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无论学生自学能力在何等程度,我们都不可忽视或放手,都需要将学法指导与其成长相伴。
参考文献:
[1]张奎,英语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快乐阅读,2011年。
[2]王威群,培养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素质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