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论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彭志萍

论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四川省武胜县城东学校  彭志萍

 

摘要: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让他们体验到阅读趣味和快乐,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责任。实践中,我们可借助故事、绘本和展示等途径来开展阅读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参与中充分发挥阅读主体作用而实现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培养  有效

良好的阅读能力是人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素养,在促进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提升中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小学阶段作为人生发展的奠基阶段,从阅读兴趣培养出发创新实施路径,增强学生阅读能力、夯实语文素养就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其能力培养,并创新教学策略,积极开展阅读教学。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书应该读懂而不是讲懂的,任何过多的分析都会使教学陷于枯燥乏味中。我们知道,阅读教学是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用时的1/2,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其起着培养理解、语感、审美情趣等多种关键能力的作用。由于受“教以应试”观念桎梏太深,导致教师不敢放弃分析讲解式教学,致使学生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应有发展提高,到了高年级还是处于低水平状态。在全面践行新课标和推进“五育合一”新课改的当前实践中,我们应强调学生主体在促进自我阅读能力提长中的重要作用而实现培养任务。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高段语文教学谈谈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方法。

一、以故事为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体验阅读参与并享受其中快乐的根本原因。很多教育名人都有“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学乐不分”的感受。因此,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中来就需要我们加强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实践中,我们可抓住学生爱听故事这个特征来实施,将讲故事与阅读有机结合,来激发他们阅读兴趣更具有现实意义。实践中我们发现,不管老师讲什么故事,学生总是认真听,甚至专心致志,特别是我们讲得绘声绘色时,更容易看到他们侧耳倾听。当老师讲到书中内容所形成的故事时,我们就会发现学生常常是一边听一边打开书本去了解故事的下文,想及早知道故事的结局。这种主动作为我们就可以看出学生已以到了不学不快的地步了。这种效果正是探究兴趣和好疑好奇的内驱所致。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就可以采取讲故事的方式作为学生激趣之径,来激他们阅读兴趣,使之体验到阅读快乐。值得注意的是,在采取讲故事激趣中我们要因势利导,可以把识字与阅读结合起来,把内容预习和激趣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一个个故事当中,感受到阅读中的趣味无穷。学生听得多了,读得多了,自然就有了我也要阅读的欲望和需求了。

二、以绘本为领,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好的绘本,图文并茂,能有效吸引高年级学生眼球,能促进他们阅读热情不减,甚至对书本爱不释手。我们知道,图多质美的绘本,阅读时不仅具有鲜明的视觉化符号,还能以形象的方式存在表达出象征性、典型性的形态来,而且它的主要表达载体---文字则更加简洁明快,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阅读习惯。实践中我们发现,虽然绘本页码不长,信息不丰,内容单一,但主题明确,在短短的几页或几十页的篇幅上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能给学生连续视觉影像的刺激,并蕴含情感,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能很好地满足课堂训练学生阅读兴趣的需要。再加之其主题来自学生的生活经验,有良好的体验经历,一读就能有效引发学生共鸣,故能让学生乐于绘本阅读。如果我们长期提供这样的绘本,就能有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并使之形成习惯,更进一步促使他们参与到“我要阅读”中来。值得说提的是,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还需要教师利用每一次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示范和讲解,在每一个学生阅读时,进行差异性的指导和纠正,让各个学力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体验阅读快乐中增强阅读兴趣,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很多教师认为高年级了,不需要绘本来激趣了。这其实是错误的,图文并茂的教材永远都是阅读者的喜爱,因为直观可以化理解之难,助力学生快速内化掌握。

三、以展示为促,提升学生阅读信心

阅读信心是促进阅读能力提升的情感内因。与阅读兴趣相比,更能增强学生快乐阅读体验感。我们知道,阅读能力的发展是需要亲历实践的,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可搭建展示平台,通过展示锻炼来促进他们阅读能力提升。为此,我们要采用多样化形式来展开,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的展示方式来优化阅读活动,以丰富阅读体验为手段,促进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提升。一是开展朗读能力展示。朗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是“秀”声音、展才能的有效方式。不论是朗读者还是听众都能从中受到兴趣激发和语感培养。因此,常把朗读作为展示的具体内容,其方法就是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自选内容以读之。二是开展阅读积累成果展示。提倡个性阅读,充分践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成果积累理念,读书就要做记号,就要做笔记,加强阅读积累,把成果记录在“敛知本”或“采蜜本”中。落实到实践中,我们就要鼓励学生将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摘录等优秀资源通过动手抄或写的方式“请进”“采蜜本”中。三是开展阅读成语接龙、故事演讲、诗词大会等展示活动。当然,在展示活动中,我们要注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要灵活方法,尽量选择适合他们的有效策略,才能让展示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实现阅读培养责任我们就必须创新教学策略,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搭建一个个学习、展示、提升的平台,丰富他们阅读经历体验,让他们体验到阅读学乐相伴,提高阅读能力,为他们以后更好地参与阅读实践提供兴趣和能力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晓敏,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7年。

[2]刘小玲,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9年。

 


点击次数:17  发布日期:2022/1/7 8:50:48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