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杨再娟
浅议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杨再娟
(云南省永胜县期纳镇中学)
摘 要:数学是学生感兴趣的一门学科,因为它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它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应用性。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关注。笔者认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方向,为此,我们要改变自己的教法与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指的是通过对数学活动的展开以及实践,培养、帮助学生能够独立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帮助学生掌握好相关的基本数学规律,使之能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创造力、想象力。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对数学本身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正因为如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一个目标。其重要性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关注。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建议。
一、作为老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若能对数学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大有益处。在教学中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变“传授”为“探究和引导”,充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在数学解题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广泛联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解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更应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引导学生产生一些巧妙的解法,摆脱我们在定势思维下解题受阻的困境,优化解题策略。在所有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更加关注教师的引导作用,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作为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造力,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2、教学时要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继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比如,数学中的方案选择问题,经常会提到如何选择方案更经济、更合算。可让他们自己动脑,从而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能力。
3、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创新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逐步由知识的传授者、问题的仲裁者、学生的控制者、教材的实施者及固定教学模式的执行者等角色转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和新课程的开发者。
三、学生兴趣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和知识的需要选择教学的方法和媒体,而合适的媒体能够将感知的对象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为活跃,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数学课上,数学知识都比较抽象,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计算机则能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盛,当他们正确回答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或解决了一道难题后,都会从心底升起一股兴奋感,因此,我们要保护学生内在的积极性,给他们满足的机会,进而产生学生成功感,引发积极探求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数学能力是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数学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解题的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数学符号、温故知新、归类鉴别等等。学生在运用这些方法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
而传统的数学习惯于采取“题海战术”,那种不顾学生的心理的作法已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只能使学生每天疲于应付大量的题目,只来得及做,而没有时间思考与总结 ,这势必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我们应对学生充分了解,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精心选择一些能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习题和例题。数学不必追求面面俱到,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能力,使学生理解能力获得提高,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挥创造了条件。
由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论站在教师的角度还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讲,我们都要为这种能力的培养创造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转变教师的教法,改变学生的学法,让学生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得的创新人才,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