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有效策略杜 庆
论高中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有效策略
四川省岳池县罗渡中学 杜庆
摘要:提高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是多种方法、手段的长期作用的结果。本文探讨了培养学生阅读参与欲、创设对话式阅读环境和开展探究性阅读教学三种有效策略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过程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能力 提高 有效
提到阅读教学,人们很容易将“灌输式教学”这个词汇联系起来,即就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一种师传生受模式的实施,整个课堂的展开都是师讲生听,教师将“预设”好的程式按照自己的“讲法”逐一推进,对话都是师问生答---将问题灌输给学生。这种模式的实施使学生完全失去了自主性,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任之听之的状态。长期施之,学生个性容易被泯灭,其创造天赋也会渐渐一点一点受到扼杀,就不会在与文本接触中产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哈姆雷特的出现就成为泡影。这在全面促进学生发展的新课改背景下显然是不能接受的教育现实。作为一线教师要将新课标中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句话的精神科学地落实实施,就要做到不以自我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的创新做法的长期实施,使课堂尽可能转向以学生亲历阅读实践过程为主的阅读新型教学课堂。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执教者应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实践原则,要充分发挥学生与文本接触的创造潜能,提高他们阅读理解、分析、质疑等能力。那么,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这个预期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在新课改推进的实践中有了自我教学方法的收获。
一、培养学生阅读参与欲
广泛的阅读兴趣是促进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过程中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重要条件。没有兴趣作动力欲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就如同强按牛头去喝水。在这几年高中语文教学中我在阅读教学实施中总是将主体阅读兴趣激发作为教学首要追求的,想办法搭台子使学生有阅读需求,变“要求我阅读”为“我要阅读”。实践证明,这一点至关重要,不仅增强了课堂活力而且还使学生个个乐着学语文,他们没有把阅读实践看成是一种负担,相反还把读书这个过程作为充分享受的过程,兴味寡然一点都不存在。所以,在这这几年阅读教学中我强调了激趣实施,以此来“优教”和“助学”,激情施教,换来兴趣诱发,让学生乐在阅读实践中,体验到读书有趣有收获,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至于如何激趣,我认为语文教材是趣之源,深入掘出文本之中的趣---内容之趣、人物之趣、故事背景之趣、写作方法之趣等都是可行的,而且都属于语文学科的特色之趣,既能趣化课堂、趣化流程,还能使整个课堂其趣融融,学生主体一再保持“我要学”的阅读参与欲。
二、创设对话式阅读环境
教学即对话,但不能过多的以谈话方式展开。传统语文教学低效高耗的重要问题就是分析过多,谈话过多,而不是以对话为方式的教学展开。要知道,学生阅读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与文本接触而又不断与文本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学生不仅能发现问题,还能质疑出新的问题来,为师生展开新的对话提供话资。而教学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基于话资展开的过程实施。故而需要营造对话式阅读环境。作为执教者,一方面要平视学生,不能拿分数作为标杆来评头论足,高中学生自尊心强,应让学生都有平等参与阅读实践的机会而不是部分当“主角”、部分当“听众”。这样的环境是需要教师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才能实现的。另一方面,要遵循尊重个体差异这个实践原则,特别是高中阶段,当发现学生有闪光点或与众不同的独特感受、见解时,作为执教者不应吝惜,要及时点赞进行表扬,对于效果不明显的学生要给予鼓励支持,以激发他们求知热情,让他们感受到语文课堂的人文情感交流的温馨与愉悦。如《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充分阅读思考后进行环境创设,先让部分有疑问的学生对文本中的典型环境---贾府提出问题,再让能解答的学生对“女娲补天”和“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出质疑并回答相关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在对话中解决先前提出的问题。这样教学,不仅有趣有情,能分析人物特点和性格,还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释放发挥,提高教与学有效性。
三、开展探究性阅读教学
在阅读课堂教学展开中,当我们将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任务抛给学生时,他们就会受驱而动,特别是在激趣煽情后,学生有了“我要学”的欲望自然就会变得主动有灵思,潜心读书,并积极认真质疑,提出疑问。这时我们就可采取合作式的小组进行探究性阅读。在这过程中执教者不能袖手走马,要适时参与到小组合作探究中进行方法指导,针对他们实际情况,可采取启发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以解决学习中的疑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争论,在各抒己见中进行思维碰撞,交流新的看法。特别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标新立异”的质疑心得,有独特感受。通过这样阅读的长期实践,学生自然就会从被动强制中解放出来而成为语文学习的个性人。故而,这种自主探究性阅读,其实施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思维,还使阅读对话成为一种师生、生生进行思想互换的一个主阵地,还提升了学生求知路上的协作品质,也使得他们个性得到张扬。
总之,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不能过于为了赶进度而忽视方法创新,更不能过多地采取分析式、谈话式套路。虽然时间紧压力大但仍然要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作为“优教优学”的重要着力点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创新方法和创新运用现代智慧教育手段中注重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使教学质量在新课改背景下沿着全面育人的方向上得到落实,实现素质教育应该达到的育人提能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2年。
[2]朱瑞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构建阅读学习高效课堂[J].新课程研究,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