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教学实践探索赵七三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教学实践探索

赵七三       湖北省宣恩县李家河镇中心小学

  【摘 要】素质教育的实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规律,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它的目的在于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理念、模式都进行了调整,注重并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了教师在其中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了积极的创新举措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锻炼他们的观察、思考、拓展和实践应用能力,进而培养起学生的数学素养。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此,文章就详细的阐述了有关素质教育的概况,并提出了相对科学的教学举措来促进该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实施研究
    一、引言
  为了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表而走上了历史舞台,旨在打破应试教育的束縛,消除弊端,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但要学习知识,更要修身养性,培养情操,发掘学生潜能,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进而培养起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数学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它研究的是数量、结构以及空间变化、信息概念等内容,定义较多、公式较多,数字和图形变化较多。但小学生本身各方面的能力较为薄弱,对知识的认知来源、结构简单,传统的理论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对其未来的发展是具有一定的限制性的,因此数学教学应当打破传统的理论化教学模式,并采用了一些积极的策略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控和实际运用能力,避免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从而创建高效课堂,实现素质教育开展的最终目的。
  二、充分发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因素
  数学的学习并不是单纯的用语言能够解释清楚、记忆牢固的,而是通过数字、文字以及各种图象的融合来给学生展现出一幅生动、直观的画面,从而实现知识的抽象到具体的转化,让小学生用自己借助自己熟悉、能理解的一些外在影响物质来辅助自己的学习,让自己能够灵活的运用这些知识,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导向,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这堂课需要讲什么,学生应当得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如何把握教学目标,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有一个整体上的概念。通常而言,课程目标是一个大的、整体性的教学目标,从本质上看是一个结果,而每节课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它所展现出来的是一个小目标,是为了完成整体目标而存在的一个个独立的过程。两者缺一不可。但根据数学的属性来看,数学不光是对知识的概括和记忆,更多的还是学生的动手、探索和实践,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侧重点的划分。综合而言,教师只有充分的认识教材内容,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怎样的难题,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去解决,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才能进行有序教学,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四、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需要精心准备和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流程和方法。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堂上通过引入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切实的感受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像在学习数字倍数时,创造一个故事,小红过生日,你送了2块糖果,小明送了4块,小明比你送的多了几倍?通过拓展故事情节,引出用乘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其次,借助多媒体将教学内容从抽象变为生动、有色、直观和形象,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体验。在小学低段的数字学习中,教师将1-9的数字编织成儿歌,并分别在多媒体上进行动画播放,播放内容可以模仿生活中常用的家居用品,从而让数字动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让学生发散思维,产生新的想法。

  五、正确评价学生
  素质教育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的不仅是成绩,还有学生的情感需求和态度。因此在小学数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当打破“成绩论”的评价体系,综合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将家长、其他教师、同学以及学生自己的评价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客观公平的评价体系。教师应当以鼓励和表扬为主要态度,挖掘学生潜能,容纳学生的不同见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光点,教师都要用真诚的话语和真挚的情感引导他们。另外还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康的心理。而家长也要积极的配合教师,看到自己孩子优秀的一面,给予鼓励,给学生提供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并以身作则,陪伴学生,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对于学生自己,也要在学习中及时的反省,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发现自己的缺点,从而作出调整和改正,不骄不躁,正确评价自己。
  六、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中不会的问题要积极观察和思考,多读题目,了解题意,由此才能从题目中找出数字之间的关联,得到正确答案,对于十分困难的知识点要积极的问老师和同学。另外小学生对事物产生的好奇心十分强烈,对问题也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甚至会提出一些天马行空的古怪问题,这时教师要包容他们,给予解答,或者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查找一些书籍、资料,去寻找答案,让学生保持这样的求知欲和对事物的探索欲。
  
  素质教育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实现国民素质提高、推动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要手段,更是现代教育的具体表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能够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数学素养的培养和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点击次数:11  发布日期:2022/1/7 9:04:34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