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 双减”背景下的“省时高效”作业设计案例董 钰

“ 双减”背景下的省时高效作业设计案例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宝华小学        

 

   特级教师马芯兰说:“没有作业就没有能力。” 作业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技能,由懂到熟,由熟到巧的必由之路。它将客观知识和学生连接起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作业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提高语文素养上。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也是作业设计应该注重的。

案例背景:

“双减”政策的“减”主要包含两点:一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二是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减轻作业负担的措施,包括量化各个年级的作业时间,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要求教师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同时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案例描述:

时值“双减”背景下,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投入最小的精力,尽可能多地取得教学效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在有效性课堂教学中, 优化作业设计,做到精练、巧练对教学成绩的提升尤其重要。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不断反思自己:什么样的作业才是有的?”“我的作业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作业设计?”当下我们更需要理性的审视我们作业设计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寻找到教学理念与作业设计的结合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设计要突出重点,形式要丰富多样,设计要体现层次性,拓展文本知识,树立大语文观。

案例分析:

    针对“双减”,教师应该设计有针对性和实效的丰富多彩的作业,现在我将我设计的作业类型展示如下:

1.课前扩展性作业。

课前,结合文章内容,布置学生查找并阅读相关资料。可以上网查寻、查阅参考书籍,向周围的人了解等。

   比如我在教授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一文时,我便布置了课前查阅作者写作背景资料这个作业,这个作业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只要了解梁启超写作的时代背景,课文自然不必过多介绍,学生在朗读中自然感悟到作者对当时中国的极大的期望和爱国之情。

2.课堂听讲检测性作业

听讲效率对学生至关重要,只要有效听讲才能取得“双减”的政策性战绩。所以,我将课文中的重点字词、重点语段、重点课后反思题归类整理,做到一课一监测,在规定时间内讲完课文,当堂监测学生听讲效果。学生不仅养成了专注认真听讲的习惯,而且对监测这个环节也变得异常重视,自然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知识就是积累,学习语文尤其需要知识的积累。

3.练笔性作业。

课堂中,我注意将阅读与习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讲授《四季之美》课文时,我会拿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去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深刻的某个景致。比如在讲授《慈母情深》时,我会拿出一点时间,让学生们写一写为什么“我”拿到钱时“鼻子一酸”,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写一写。 通过读写结合,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对写作能力的提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穿插课后练习,提高教学实效性。

比如你会区分“工夫”和“功夫”的不同用法吗?

“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 。“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

让我们来做一做选词填空:

 a.他三天(     )就学会游泳。  b.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 

 c.明天有(    )再来玩吧!  d.中国(    ),名扬海外。

5.练插图性作业,深入感悟。减少课堂环节,省时高效。

比如我在讲《珍珠鸟》这一课时,根据插图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这是什么样的画面?文中的哪两个词让作者想到雏鸟会在自己肩上睡着了?“美好的境界”指的是什么?

图片1.png图片2.png图片3.png

通过在插图上下功夫,达到提问的有效性,学生自然在学习中游刃有余,课堂效率大大提升。 

6.积累性作业。语文是一门无法功利的学科,它需要学生的日积月累。所以,设定“日积月累本”的作业尤其重要。让学生养成每天读书并能积累的好习惯,对提升学生习作水平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有积累习惯的孩子,他的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都是同龄孩子语文能力的几倍或者十几倍。

7.演说类作业。

课文学完时,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新颖有趣的形式,让学生准备自己的发言演说稿,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现实的认识结合起来,可以辅助PPT来进行演说,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活动中强化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语文实践能力。

结论与思考:

总之,在当下“双减”政策的大环境下,设计减量不减质的“有效作业”尤其重要。作业评价更要多元化,分层评价,鼓励为主;亮点评价,激励当先多向评价,共同参与。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或者“吃不了”的现象,设计分层作业也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理性地审视我们作业设计,寻找到一条省时高效之路,是现在“双减”政策大环境下的一项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

 

 

 


点击次数:72  发布日期:2022/1/7 9:09:43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