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艺术王垠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艺术

王垠春   云南省永胜县三川镇中洲小学
课堂偶发事件是不可能预测的,它的出现,如一枚投入湖中的石子,会荡起层层涟漪。于是,平静的课堂被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干扰,学生的注意力被转移,教师的教学活动甚至被强行终止。如果不能有效的处理好课堂的偶发事件,那么,课也许就无法再进行下去。所以,偶发事件的有效处理。是衡量教师应变能力的标尺之一。好的教师能够因势利导使之成为课堂教学中有机的一部分。故此,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堪称为一门教育艺术。
听闻一则感人至深的故事,它发生在一个偏远的山区。一位小学教师在一节作文课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大多数孩子的理想都很崇高,但有些不切实际。科学家,公司老板,体育明星,航天人才等等不一而足。总之,走出大山,并融入光怪陆离,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是孩子们最低的期许。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根植于生他们养他们的这片大山里并为之奉献什么。唯独一个孩子,当他怯怯地站起来,用不能再低的声音嗫嚅道:“我……我想当……当一条狗,纯黑的狗。”
当老师没听清,要求他再重复一遍时,他的眼神勇敢的迎上了老师的目光,“我想当一条狗,纯黑的狗。”男孩的回答很干脆,也很坚决。当时班里绝大多数人都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霎时班里一片寂静。老师也怀疑自己听错了,要求他再重复一遍。男孩子的脸涨成了紫茄子一样的颜色:“狗,我想当一条纯黑的狗!”晶莹的泪水夺眶而出。老师呆了,同学们大笑了,笑得很张狂。班里犹如投入热锅中的一根油条,哄笑声此起彼伏,上下翻滚。一瞬间,捶桌子的咚咚声,啪啪的鼓掌声,沉闷的跺脚声让班里一下子陷入了空前的混乱。那位相当狗的男生一下子呜呜大哭起来。这哭声让教室又逐渐恢复了平静。老师轻轻地走上前去,抚慰的拍了拍他的头:“老师知道你不是诚心捣乱,能向同学们解释一下你的理想吗?”
那个男孩于是向同学们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原来男孩的父亲在一次开山时不幸出了事故,在填埋炸药时不慎引爆了炸药。当母亲在现场看到血肉模糊,支离破碎的父亲时,一下子就昏过去了。此后,与儿子相依为命的母亲便时时处于精神恍惚的状态中。还时时会在夜梦中声嘶力竭地喊父亲的名字。村里传说死去的人是有魂魄的。屈死的人会阴魂不散,会时常回家看看他想念的家人。这样,活着的人因为沾染太重的阴气而神神叨叨,会感到莫名的恐惧,听说毛色纯黑的狗可以避邪,驱赶人的阴魂。那个男孩愿意变成一只纯黑的狗,趴在妈妈身边,永远守候他妈妈,不使她害怕。
故事讲完了,教室里没谁在笑得出来。有隐隐的啜泣传出来。老师也被这个故事打动,同时也感受到了来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惊天的震撼沉寂的教室被老师低沉的声音打破:理想是我们对自己未来的期许。但同学们注意,大家所谈的理想固然很好,但与这位同学相比是不是少了什么?为了妈妈,甘愿让自己成为一条黑狗。这种深沉的爱让一切语言苍白,让天上的太阳为之失色。我真诚的为我和同学们对你的误解表示深深的歉意。
老师深深的一躬,使那个男孩子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同时教室里的掌声如疾风暴雨般响起,经久不息。一堂别开生面的作文课已接近尾声。老师又说:“这节课太有意义了,希望同学们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理想,同时我相信同学们会把《我的理想》这篇作文写得很精彩!”
回想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这样的偶发事件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当中。而教师的处理又是何等的巧妙!它不仅使课堂教学得以延续,还让主题得到了升华。而这种举重若轻的手笔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做到的,他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从孩子的思维发展角度来看,由于他们心智尚未成熟,思维问题的指向模糊,有时不一定会给出教师所期待问题的标准答案,甚至与之相左。于是,偶发事件便产生了。遇到类似情况时,教师先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错误答案,可以用这个答案找出产生错误的症结所在。直到学生的思路理清后,再进行课堂的正常教学活动。另外,学生的注意力由于年龄不同,也会有不同时限。心理学家研究表明,5—7岁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平均为15分钟左右。注意力的迁移会使学生在注意力集中之外,做一些与课堂常规相违的事。而这时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提出学生感兴趣的另外一个话题,来激起他们新的求知兴奋点,让他们再度燃起求知欲。从而投入到下一个课堂环节之中。
二、教师对课堂偶发事件要有强大的心理承受力。由于课堂的偶发事件的复杂性,教师首先要有随时处理课堂任何事件的心理准备,同时老师还要有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一件事情的发生总是事出有因的,不会空穴来风。教师要细心探查原因,再想办法巧妙应对。如果处理上一味简单粗暴,这不但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还会人为的疏远师生间的关系,甚至产生情绪上的对立,从而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
三、正确看待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偶发事件的发生体现出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趋向。一般说来,知识与经验是想象的基础,但不意味想象的丰富程度与知识与经验成正比。相反,哪些人云亦云,因循守旧,墨守陈规,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学生可能会成为教师眼中的“好”学生。虽然偶发事件绝大部分不会在他们身上发生,但这样的学生往往因为他们固步自封而难以创新。而那些捣鼓出偶发事件的孩子往往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如果偶发事件体现了孩子们对新知识的好奇,这种好奇又会使他们为实现自己的创造性想象而努力。那么这种努力不管出现什么结果,都是值得肯定的。甚至鼓励,赞美孩子的这种努力。
基于以上我对小学语文课堂偶发事件及其处理的几点粗浅认识,谈了自己的想法。总之,我认为巧妙地处理课堂的偶发事件构成了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让我们更深层的再认识学生,并能开掘自己独具魅力的教学潜能。


点击次数:18  发布日期:2023/1/10 15:52:44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