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课堂注意力季慧芳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课堂注意力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城区第三小学校     季慧芳 

 

小学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没有思维就谈不上数学教学,更谈不上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而孩子的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是思维活跃度、思维有广度、有深度的有力保证。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已经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我们要抓住这个契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从小培养孩子养成专注学习,专注做事的良好习惯。

在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点强化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一、教学方式必须多样化

对于小学生而言,最佳的教师就是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地促进小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也是使小学生的注意力得以提升的基础保障。教学不仅是为了教导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必须将学生当作主体,以使学生自主探索以及自主学习的精神得以充分地体现出来。小学生天生就爱玩且活泼好动,他们的注意力大部分都属于无意注意。因此,好玩、活泼的数学游戏可以充分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将无意注意力转变为有意注意力的目的。譬如,既然小学生比较喜欢故事,老师可通过讲述某些数学故事或数学人物来达到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此外,老师应当多在数学课堂上组织知识闯关抢答、小组竞赛以及个人竞赛等活动,通过嘉奖获胜者小奖品或贴纸以及评定数学冠军等活动来达到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如此一来,通过刺激且紧张的学习活动,小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使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竞争意识实现有效的提升。另外,老师应当激励小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及观察,激励小学生从多方面来解决问题,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理念,使小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不过,在此过程中,有些学生往往只是关注游戏是否会带给他们乐趣,而忘记了游戏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学习数学知识。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必须正确地指引小学生,让他们能够专注地参加活动,将数学学习当作是一种乐趣,进而达到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目的。

二、训练学生默读、并勾画关键的数据、字词、数量关系。

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构建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丰富语言库的途径之一。默读是一种有感知、有深度理解、有思考的读,有效的数学默读,能让学生的解题思路更清晰,更容易地分析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的目的。

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读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数学问题,读出解决数学问题的办法,读出自己独到见解。并勾画关键的数据、字词、数量关系,让在学生默读中经历感知,体会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分析理解记忆的过程。让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注意力的集中度得到了相应的强化训练。

三、 训练学生“找问题”

促使小学生注意力得以有效集中的另一个关键的教学方式就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来自生活,也被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数学问题,老师可以通过把数学问题转变成和学生紧密联系的生活问题,促使小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来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例如,要使学生学习周长这个概念,教师可以请学生用卷尺测量课桌、椅子的周长,还可以用卷尺测量自家田地的周长。

巴尔扎克说:“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问能解惑,问能知新,常设疑问,才能使大脑由抑制转为兴奋,促进思维,才有创新的灵感和源泉,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激起学生疑问非常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学生,比只能解答问题的学生更聪明。教学过程中,我紧扣第二个环节追问: “默读之后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想知道什么?把你的问题写清楚,然后拿出来和大家讨论,一起寻找解决的方法等以这样的要求来强化学生的注意力。

四、 训练学生学会“一题多解”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无论是解答试题,解答应用题还是解答有关几何知识的问题,有多种解题方法,“即一题多解”,它训练学生多方向、多角度地观察和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训练学生进行一题多解,让学生在比较深刻,严密、周到的思维过程里进行有深度的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例如:买2盒巧克力 要48元,小明带了200元,买4盒后还剩几元?多数孩子解题时想到是:①48÷2=24(元)②24×4=96(元)③200—96=104(元),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再开动脑筋,认真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在耐心的等待之后,还是有部分学生得出:①4÷2=2(组)②48×2=96(元)③200—96=104(元)

五、 训练学生“说数学”的能力。

通常来说,小学生都比较偏爱于玩具和动物等,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合理地加入某些与此有关的情境,指引学生亲自动口、动手、动脑,通过调动小学生感官的活动来达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集中小学生注意力的目的。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发言、讨论、争论是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形式。教学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问题外,还必须创设悬念,创造思维活动的气氛,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使课堂成为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说话空间。渗透说的训练,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学对象的探讨,学会抽象、概括、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述思维过程。要求孩子“会说”“听懂”,在“会说”和“听懂”的互动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总之,一节有效的数学课堂离不开学生专注的神情和良好的课堂注意力。如何有效地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数学老师必须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生理规律加以全面的掌握,再根据小学数学的教学课程,制订具有可行性的对策,以达到培养及提升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兴趣以及注意力的目的。


点击次数:16  发布日期:2023/1/10 15:52:56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