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与法治课中提高师生互动频度的有效策略顾红君
论道德与法治课中提高师生互动频度的有效策略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教师发展中心 顾红君
概要:增强学生渴求知识内需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提高师生互动频度的有效途径。本文从营造良好氛围、创新教学形式和创设生活情境三个方面探讨了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提高师生互动频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师生互动 频度 提高
当前,传统“师讲生听”模式还大量存在,特别是一些思政教育领域学科实施中。为了“应试”和进度,一些教师采用了最简单也最容易开展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这种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不仅使课堂显得太僵化,没有活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被动依赖教师学习的习惯得以形成,使之主体性减弱。在这几年“双主双优”课改探行中我发现互动教学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师生互动对话效率和效果。特别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实施互动教学更有助于提效和提高育人质量,使学生成为主体,增强课堂师生互动对话频度。但是,这样效果的实现不是“天成”而是教师的“匠心打造”,多项有效策略的促进。接下来,我结合自身实践研究聊聊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施中提高师生互动频度的有效策略。
一、营造良好氛围以促进学生参与互动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不对等的。师生双方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执行命令”与“下达命令”。师生缺乏平等的有效的沟通是制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实施获得提效的重要原因。常用的讲授法本身就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行为实施,而不是“导”在其中的思维引领。在这样的实施中,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感受到最多的就是枯燥与乏味体验。故而越来越没有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其主体性也随之减弱,使师讲陷入“一厢情愿”的实施中。我们知道,学习者能否爱上学习主要取决于其对知识是否有渴求之需,有则兴趣浓,积极学的情感感,参与其中的主体性也就会发挥更大效力的作用。所以在实施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我们就应该营造良好氛围以促动,使之对新知产生学习向往有需要。为此,我们在氛围营造实施中就可通过这样项途径来实现,一是强化兴趣激发。充分抓住初中阶段学生好动、好胜、自尊心强等年龄特征而开展竞争游戏,让学生在满足自我爱好的基础上增强他们参与互动的需要。二是面对微笑平等对话。作为执教者千万不要把情绪挂在脸上而震慑学生,其形成的氛围感带给学生的就是使学生心理不安全和思维不自由。三是多一些激励的声音。用好初中学生自尊心强这一特征而一些激励和点赞的声音,就可使学生受激而奋积极参与互动。
二、创新教学形式以促进学生参与互动
要想提高师生互动频度和有效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施效果,就必须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和教法优化,减少讲授法比重,多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较为单一,通常采用“一对多”的方式,由老师向所有的初中生授课。实践证明,“一对多”教学方式无论你怎样卖力实施都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和建构,也不能使他们始终专注于教学而用心学。故而,为了提高互动频度我们就必须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可运用协作式的个体组合来展开合作学习,以达到促进更好的生生互动效果。例如,在《网上交友新时空》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就可充分利用合作小组学习法来实施,过程中我们可将教材上的几个探究内容都作为合作学习载体而展开生生合作和组组竞争互动。的确,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实施方法可有效促进学生在“吴凡为什么会有两个不同的档案”“网络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接近吗”‘线上朋友’可以变成‘线下朋友’吗”“你如何看待这些回帖”“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有什么不同”等几个问题的合作探究中积极性高,互动频度大,思维碰撞机会多,实现了富有深度智慧交流的互动效果。实践证明,在实施中只要我们注重同学间的协作方式展开的新颖性设计,不但可以让同学们更好地专注,更能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增强互动主体有效性。
三、创设生活情境以促进学生参与互动
促进学生参与互动的一个有效策略就是让学生体验到自身所学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提高师生互动频度的实践中我发现创设生活情境---引生活问题、现象和事件入课堂就可有效促进学生积极在道德与法治教与学中互动起来。实施中我们可按照课程的要点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思考,这样再创设生活情境鼓励同学们进行角色扮演,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身临其境来巩固和应用这些知识。通过创设扮演情境不仅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使他们更好地把这些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而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从而在较高认知层次中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就拿《维护秩序》来说,我们教师在讲解了该节课文的要点后,就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同学们进行正反两个方面的角色表演。实施时,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带领排练,自行角色安排和预演。正式展开时由老师从几个小组中随机选出两三个组进行现场表演。这样实施,不仅促进了生生合作和组与组的竞争,而且在能力培养上更利于多项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小组再现了公共场合中的不文明现象,有的小组演绎了疫情下人们不戴口罩不听劝阻行为。不管是哪种情景的再现扮演,都是生生互动的团队合作的结果。在过程中作为执教者要适时地给予激励点评。这样才能使学生秩序感和规则意识内化于心。并在过程中增强自觉践行意识。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施中我们要提高师生互动频度就务必从增强学生“我要学”主体性上出发,在凸显“双主”中创新实施教法,增强学生渴求知识内需,使其主动参与师生互动以实现我们预期中的提效提质。
参考文献:
[1]敬小宇,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互动性的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19年。
[2]解威明,道德与法治教学互动有效性的提高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