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论高中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王丽丹


论高中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 

吉林省通化市第十四中学  王丽丹

高中数学,众所周知是偏难的学科,尤其对于大部分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讲更是如此,那么如何能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活”起来,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研究的课题,我认为“创设问题情境”能在数学课堂上对学生来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所谓的“数学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那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呢?《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改善教与学的方式,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的学习,自主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由于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以便于展开探究,讨论,理解等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科学严谨的探索,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成果。真正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二.问题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创设问题情境,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题,就应当把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作为导向,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充满探究意识。心里学家认为:兴趣是一个人为了探索知识和认识事物的意识倾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有兴趣,才能表现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平铺直叙的讲解,一般是不会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但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创设趣味性,探究性的问题情境进行刺激性教学,则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日积月累培育出学生对数学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们能够主动地学习,并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展现自己的情感态度和培养解决问题的逻辑能力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活动不是一种“授予-吸收”的简单过程。而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不是只是的授予者,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合适的教学问题情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能力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通过问题情境,切实让学生燃起对数学知识的渴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点击次数:11  发布日期:2023/3/2 17:28:33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