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论美术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有效培养吴 松

论美术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有效培养

四川省岳池县罗渡小学校  吴松

摘要:随着“五育并举”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主体理念教学应用的进一步倡导,美术课堂主阵地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已初显成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成为一线执教人在追逐高质量教育生成中的新常态。本文在分析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探讨学生主体性培养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以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激发学生创造力,提高他们美术素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学生主体性;有效;培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在追求学生艺术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实现中不仅要传授绘画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此,执教人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新的实施理念,在发挥主导作用中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小学美术课堂对话互动中积极参与、主动思考、自主探究,从而提高他们的美术主体性和艺术核心素养。然而,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学生主体性的有效培养。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析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化解方法。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影响学生主体性培养的原因分析

(一)执教人主宰过强,学生缺乏自主性

传统背景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执教人往往采用“师画生跟”式的教学方法,主导整个课堂,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二)忽视个体差异关注,缺乏因材施教思想

班级虽群体,但好的教育是个体教育,因材施教是体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的教育实践,因为不同的学生在背景知识、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是不一致的,在理解和接受上是存在差距的。然而,部分执教人忽视了这种差距,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这使得部分学生无法适应课堂教学,难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三)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与探究

“一言堂”影响很多执教人习惯性地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如临摹、模仿等,缺乏实践与探究的环节。这使得学生无法成为主体并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更无法将所学知识、方法和技能应用于实际创作中。

二、课堂上学生主体性培养的重要性

学生主体性源自学生内需,是指学生在教学展开中以主人的姿态而自觉发出的参与活动行为,是发挥自身最积极努力的结果。在小学美术教学实现高质量教育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学生在美术教学展开的课堂上成为主体他们就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将成为学生夫催自能学美术的重要动力。

(二)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在发挥主体作用的过程中能自觉地主动思考和自主探究。因此,这样的培养实施其意义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美术挑战。

(三)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发表观点、与同学交流等过程强化学生主体性培养,他们能够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在追求美术素养发展中又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关注差异

执教人应摒弃传统的“我画你仿”的教学观念,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重要性和加强培养对课堂质量提升的现实意义。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执教人不仅应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执教人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层次化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来进行“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教学设计,提高针对性。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执教人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如情境导入、悬念引趣、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欣赏讨论、课堂竞猜等的方法的运用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主体性,还能使他们在互动中更加积极地活动对话和思维碰撞。例如,在教学《节日的装饰》中为了让学生快速投入到课堂上来并理解到装饰元素(活动、环境、服饰)等就可利用多媒体图片激发兴趣,同时,执教人还应引导学生“看图说话”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鼓励他们在展评欣赏中主动思考,自主探究自我节日作品创作,让学生在思考利用色彩、花纹、造型等方面的元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注重实践与探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执教人应增加实践与探究的环节,让学生有平台、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创作中。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创作比赛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绘画技巧,培养实践能力。同时,执教人还要给出一定时间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和评价,在欣赏述评中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肥沃土壤。执教人应尊重和关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同时,执教人还应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知识,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兴趣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执教人应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与探究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学美术课堂的高效和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目标实现。在未来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还应不断探索和创新主体性培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他们“五育并举”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侯贻珍,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J].新课程,2007年。

[2]黄晓玮,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J].新课程学习,2013年。


点击次数:11  发布日期:2024/1/29 13:44:35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