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刘灿英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云南省永胜县三川镇梁官中学        刘灿英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长期历史发展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将有助于丰富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初中语文教学情感,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还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本文将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行探讨和研究,希望能给相关教育工作者带来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价值观和良好人格的重要阶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不但能够将情感元素融入到语文教学中,还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吸取文化精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1]。
一、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 有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
我国传统文化是古人传承下来的文化精华,内容涵盖的知识范围较广,在寓情于景的同时,流露出古代文学家和思想家渊博知识,通过初中语文教育对传统文化的剖析,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例如:人教版教材《爱莲说》课文中描写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寥寥几句,周敦颐便将荷花的外在美展现的淋漓尽致。学生在字里行间就能想象到荷花的特点,能够扩展到生物学知识;再如:《岳阳楼记》中,有这样一句:“北通巫峡,南极潇湘”,通过对这两句词的深入探究,就会构想出岳阳楼的大概地理位置,能够扩展到地理知识。可见,通过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能够拓宽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2]。
(二) 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传统文化中包含很多经典的名句名段,不但能够丰富学生语文知识,还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例如:《岳阳楼记》中的“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仅仅几句描写就勾勒出一幅美不胜收的画面,通过这种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进而提高学生审美观念;此外,一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又道出了范仲淹对人生感悟的真谛,结合此前细腻的景物描写,让学生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和思想上的认同,进而开阔学生的胸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 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表达爱国主义情怀的词句。例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已经成为许多学生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句,表达了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此类诗句在古诗词中非常多见,类似的诗人包括辛弃疾、文天祥等都有琅琅上口的佳句,能够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学生思想道德情操。
二、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路
(一) 通过挖掘教材,引入优秀传统文化
要实现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就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初中教材中不乏类似《过零丁洋》和《岳阳楼记》这样的传统经典文章,无论在美学方面还是在思想道德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学习价值。不过,在很多语文教学中,将这些经典文段作为古文进行学术上的研究,尚未实现情感和思想上的升华,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弊病。因此,要实现传统文化渗透,还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在知识面上进行扩展;需要从美学方面和思想方面进行深入解析[3]。
(二) 通过思想内涵,引入优秀传统文化
要实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的渗透与教师对传统文化掌握程度有关。教师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能够为引出传统文化思想做好铺垫,通过教学中对各类文章思想内涵的解析,引出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平顺的过渡。
(三) 通过课堂评价,引入优秀传统文化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课堂评价来达到对优秀传统文化深刻解析的效果。例如:在讲授《看云识天气》课程时,教师就可以针对课文内容对不同天气产生原因进行总结和归纳,引出古代诗文中类似“霪雨霏霏,连月不开”等,将原文章内容进行扩展,自然地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章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关联,进而喜欢上传统文化。
三、 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 扩大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加强传统文化分类
要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渗透,需要扩大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扩大传统文化资源收集渠道,教师通过互联网的检索和查询功能,对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收集,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甄选、分类,厘清在语文教学中渗入的方法。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中,要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科学的渗透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传统文化深入效果更好,让初中语文教学深入传统文化方式更加规范。
古代诗、词、歌、赋仅仅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代表性表现形式之一,在长达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积累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精粹,其中包括忠、孝、礼、智、信的传统文化思想;包括琵琶、二胡、古筝、书法、篆刻等优秀技艺;包括京剧、黄梅戏、湘剧、川剧等戏曲文化形式;包括亭台楼阁、园林、塔、寺等建筑风格,甚至包括婚、丧、嫁、娶以及传统节日等文化风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行系统的分类,不但能够丰富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也能够在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做得得心应手。
(二) 提高教师传统文化认知
要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渗透,需要提高教师对传统文化教学意义的认知。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要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样才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这也是对教师综合素养提出的挑战。因此需要教师不断丰富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加深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才能够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自然渗透而不显得突兀,才能够让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思想教育。
四、结束语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但能够扩展学生知识面,还能够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爱国情怀,让学生身心受到传统文化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点击次数:3  发布日期:2024/3/27 14:40:58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