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论高中历史课堂学生唯物史观的培养策略 郑 江

论高中历史课堂学生唯物史观的培养策略

四川省岳池县罗渡中学  郑江

摘要:随着新版课标引领教学改革的实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高中历史教学应强化学生运用历史唯物史观来诠释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与进程的观念与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历史认知、文化素养和历史关键能力。本文旨在探讨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详细阐述了培养策略及其实践效果。

关键词:高中历史;唯物史观;培养策略;教学实例

帮助学生树立唯物史观是历史教学的基本责任,是培养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看待问题、分析矛盾的有效抓手,作为一种历史观和方法论,新版课标将其排在了核心素养阵列中的首要位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在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发展中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全面、客观地看待历史的良好视角习惯,更能帮助学生利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深入理解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然而,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发展核心素养仍是当前一线历史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这几年教改的引领让我对此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这样一些认知。

一、高中历史课堂学生唯物史观的培养策略

(一)明确历史发展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让学生明确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遵循一定规律的,而且这种规律是不以人们的看法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几个重要阶段,如利用多媒体动画依次呈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画面及标签让学生了解到社会形态的更替与进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条件,从而促进他们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

(二)揭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是唯物史观核心内容中必然要探讨的重要对象之一。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政权王朝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重要原理。例如,在讲解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封建政治制度、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大量的事实让学生感受到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有着决定作用的这一性质。同样,在讲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利用事实说明帮助学生加深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解。

(三)结合具体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

历史在事件的推动中前进。高中历史教材中包含了很多历史事件以及与此相关的人物,这些内容为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和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让学生认识到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都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是经济、政治、文化等。通过分析这些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的本质和历史进程的发展规律。例如,在讲解中国近代史时,教师可以通过分析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重要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事件背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从而加深对唯物史观的理解。

二、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的实例分析

接下来我以“中国近代史”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一)明确教学目标

“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教师应明确以下教学目标:通过“点---线”结合的方式呈现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主要事件;引导学生分析中国近代史中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和方法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

1)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按照时间顺序,选取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要历史事件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揭示这些事件背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2)教学方法:为了优教提质教师可以选择多种教学方法来达到学生唯物史观培养的目标。例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组探讨不同历史事件背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呈现事实来引导学生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和人物来揭示历史发展规律;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扮演历史人物来体验历史的变迁和发展。

(三)教学实践与效果评估

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促进课堂对话的必要前提。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利用唯物史观进行分析评价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在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时教师可以采用课堂测验、小组讨论报告、历史论文等多种形式来进行。通过这些评估方式,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唯物史观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为后续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的教学策略和实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是切实可行的。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一策略,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作为课堂执教的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唯物史观进行运用实践;其次,学校应加强对历史学科教学实施的重视和支持,为历史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资源保障;最后,家长和社会也应积极参与到历史教育中来,共同推动学生唯物史观的形成树立。

总之,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如同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才能在高效课堂的创建中找到更加有效的唯物史观培养的教学策略和实施方法,才能给学生核心素养的全方位发展和迅速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丽添,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的探究[J].教育科学,2020(3)。

[2]徐幼刚,用“唯物史观”统领高中历史教学[J].新课程,2018(1)。


点击次数:10  发布日期:2024/5/6 13:49:48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