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小学数学应用题数量关系教学探究 吴秋兰 马山荣 吴必雄

小学数学应用题数量关系教学探究

                                  吴秋兰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光华乡中心小学

马山荣  吴必雄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光华乡新生小学    

   小学数学中,应用题的教学究竟应该抓住哪几个方面?我以为,要抓住三个方面。一是数学基础知识要学得扎实,二是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要清楚明白,三是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作一些说明。
    一、数学基础知识要学得扎实
    应用题,顾名思义,就是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我国有句古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意思是说,“没有米,巧媳妇也做不出饭来”。如果数学基础知识学得不扎实,又要求将数学知识应用得很好,自然是很难办到的。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首要的问题是要将数学基础知识学好。例如,对于简单应用题,关键问题不在于分成什么类型,而在于能够判断用什么方法计算。所以,同简单应用题关系最为紧密的数学基础知识,是加、减、乘、除的概念。因为不管是什么样的简单应用题,都要用加、减、乘、除四种算法中的一种算法来算。为此,要使学生能够很好地解答简单应用题,就必须使学生能够清楚的理解,什么样的问题用加法算,什么样的问题用减法算,什么样的问题用乘法、除法算。赞成分类型教的同志们,可能会认为,分类型教,也正是要解决“能够用什么方法计算”的问题。实际上,不尽如此,拿加法应用题说吧,过去我们把加法应用题分成两种,一是求总数的应用题,二是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求总数的应用题同加法概念比较接近,因而比较好懂,学生也容易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先要说明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什么意思,再说明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学生最终获得的结论是“求总数,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以后遇到应用题,先要看看是什么类型,再去判断用什么法计算。如果不照这样分类型教,在教学时就要把重点放在讲清数量关系上。所谓讲清数量关系,就是要使学生理解,已知两个数,要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就把两个数相加。这就要在讲解加法概念时,要使学生清楚地理解,“把两个数(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以后,就用这个概念来解答加法应用题。求总数是把两个数(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这样,就用不着再分类型了。即使应用题的内容千变万化,只要加法概念清楚,能够看出是把两个数(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必然就能够正确判断该用加法计算。同样,对于减法、乘法、除法的简单应用题,也是要用减法、乘法、除法的概念去解答。这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就能以简驭繁。
    二、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要清楚明白
    即使是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如果不把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弄明白,单靠记住类型也是解决不了的。
至于两步以上计算的应用题,首先,最关紧要的,是要让学生弄清楚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其次,才是确定算法的问题。拿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说吧,既然是两步计算,就一定有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的问题,这必须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来确定。譬如有这样一道应用题:二年级一班有男学生18人,女学生比男学生多6人。全班有学生多少人?如果不注意弄清楚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看到有男学生18人,女学生比男学生多6人。就很容易把18同6相加,错误地认为全班有学生24人。出现这样的错误并不奇怪。第一,在这以前,学生解答的应用题多数是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第二,在这道题目里只有两个已知数,同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很相似。教学时,如果教师不先讲例题,又不事先提醒。学生就很有可能出现上面的错误。那么,怎样才能把这样的问题解答的正确呢?关键就在于把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弄明白,即要让学生理解,这道题是要求全班有学生多少人,那么先得求出女学生有多少人。这就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弄明白了,自然也就不会发生上述的错误。对于两步以上的应用题,情况更为复杂,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先弄明白题里所讲的事,再将题里的数量关系分析清楚,然后才能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以及用什么方法算”。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楚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一个不能缺少的步骤,是学生解答应用题时必须养成的一个良好习惯。
     三、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
    解答应用题,特别是解答两三步以上计算的应用题,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很重要。这就是在小学数学课本(试用本)第九册中概括指出的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即:(1)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分析题里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3)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式子,并且算出得数;(4)进行检查或验算,写出答案。这里讲的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并不是从这里才要求学生这样做,而是从一开始讲应用题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这样做。这里只不过是在以前的基础上,作出概括,让学生更自觉地按照这个步骤来解答应用题。
    一个过程是从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找出新的已知数和最后要解答的问题,即: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可以求出已经做了多少套;计划做的套数是已知的,又可以求出已经做了多少套,就可以求出剩下多少套;剩下多少套求出了,又知道剩下的要3天做完,就可以求出最后的解答——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以上分析过程,在顺序上显然是不同的。通常把前者叫做分析法,把后者叫做综合法。实际解题时,对于比较简单的应用题,可以用分析法,也可以用综合法;但是对于比较复杂的应用题,往往是先用分析法来分析清楚题里的数量关系,再用综合法来帮助列式计算。所以,在解题过程中,通常是既用到分析法,又用到综合法,两者是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的。

综上所述,改进应用题教学方法的中心问题是启发学生在学好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解题的思路,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动脑筋,想问题,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一些应用问题。这样做,正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不能用什么死办法所能代替的。

 

 


点击次数:4  发布日期:2024/5/6 14:05:46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