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的技巧 唐 玲
论高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的技巧
重庆市铜梁职业教育中心 唐 玲
【摘要】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扮演的是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肩负着重要的立德树人的使命,本文从开展体验式德育工作、借助多方面力量开展德育工作以及通过实例开展德育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激励技巧
在新时期,德育工作俨然成了班主任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班主任不仅要负责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对学生们的品质、人格、道德等进行锤炼和塑造。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工作中,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并且在德育工作中融入有效激励机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促进整体教育工作的革新,切实保证基础教育成效。对此,笔者行通过深入研究,形成了以下几点策略。
一、在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存在的问题
1. 缺少规范的德育教育组织 虽然在学校宣布的年度教育工作计划中德育经常被作为重点工作,但到实际落实上就经常出现形式主义,口号喊得很响,实际学生没有多大感受,可能是教育的方式不对,也可能是班主任工作做得不到位。班主任想要在德育教育中有效应用激励策略,首先需要解决激励策略实施力度不足这一问题。
2. 德育和理论知识教育比例严重失调 大多数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的时候,方式过于传统,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传递德育知识和道德思想,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减少了学生的话语权,学生不能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另外,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和学生的沟通较少,大多数情况下班主任只能为学生提供宏观上的方法论,缺少实践教学,不能落实到实际问题上,这不符合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特征。
3. 德育中的技巧实施方式不够完善 当前部分班主任经常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但却忽略了自身的行为教育。这不仅弱化了德育的教育效果,更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必须要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并在自身行为中巧妙渗透德育。
二、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1.借助多方面力量开展德育工作 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时,可以将激励策略的实施看作是培养学生自律品质的策略。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班级学生轮流执行班务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自律精神,学生在轮流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体会德育教育的内涵和实施的必要性。在执行了轮流管理班级的任务后,班主任可以在一次轮完后组织班级学生进行投票,以评选出此次轮流管理班级的最佳学生,进而发挥激励作用。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除了需要班主任的重要作用,任课老师也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任课老师每天和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而班主任除了处理学生的日常事务,还有很多班级工作需要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忽视或来不及关注每个学生的德育,这就需要任课老师的协助,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相互帮助,和任课老师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学生德育的有效实施和进行,让任课老师成为班主任的左膀右臂。二是班主任和家长相互配合。如果说班主任是灵魂和核心,那家长应该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石和根本。班主任和家长就像一个家庭中的父母,班主任主外、家长主内,内外兼修,从内而外对学生的德性进行锤炼。同时也可以让家长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德性上面,要想成才,先要成人,开展德育工作就是要让学生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2. 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社会不良风气开始侵蚀校园,并给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有效的德育教育也就变得十分必要了。当前多元的教育手段为开展德育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许多班主任借助丰富的实践活动来渗透德育,这不仅利于学生接受相关思想教育,更利于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例如,由于受到消极家庭教育和社会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养成了不良行为习惯,如随地乱扔垃圾、不注意个人卫生、日常用语不文明、过马路闯红灯等。班主任若只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很难在短时间内纠正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对此,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学生在活动中矫正自身的不良行为。基于此,开展了“争做文明学生”的实践活动。班主任应结合高中学生生理、心理、思想、性格、家庭等多方面情况,借鉴并吸收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德育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德育教育工作质量与效率。如借助多媒体展开德育教育,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感动中国”等励志性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的优秀人物,学习他们的高贵品质和精神,以此鼓舞和牵引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学会尊重、理解、谦让、乐于助人等良好品质。
3. 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班主任在展开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实施激励策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这样才能确保德育教育开展的意义和效率。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而非只是理论知识扎实的优秀学生,让学生在校期间全面得到德育发展,是日后走进社会不断完善自己、不断精益求精的必要基础。学校应该从上至下实施教师内部的改革,通过内部改革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这样经过改革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从社会角度来看,开展德育工作是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的必要方式,只有理论知识而道德品质不合格的人是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也违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学校教育学生的目的应该是为社会提供人才,而不是单纯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教育出德才兼备的学生才是学校价值的所在[1]。
总之,全班同学要树立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办事,学会健体为目的,共同营造纯正的班级风气和良好的班级氛围.增强了同学们的班级自豪感,集体荣誉感,形成了拼搏进取的团队精神,并激励着同学们不断向前进,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参考文献
[1]管华生.把握学生心理特征,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J].中华少年,2018(1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