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也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李艳和

也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

李艳和     云南省永胜县三川镇中心小学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实际教学中,广大数学教师都有同感,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花了很大气力,但收效甚微。学生对应用题的学习也产生了一些恐惧心理,为了使学生不怕应用题,掌握分析应用题的方法,我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使学生不怕应用题,掌握分析应用题的方法,我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设计问题要联系生活实际

问题来源于生活,呈现形式多样化。应用题的素材是学生熟悉的,或是自己感受过的、理解的,与他们的生活世界密切相关。生活情境这种呈现方式,对学生来说,具有亲切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呈现方式也打破了以往纯文字的形式,实现图文并茂。这不仅有助于摆脱纯文字的枯燥说教,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重视审题方法

很多学生一看到文字较多的题目就会产生畏惧情绪,所以一定要教会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抓住关键的语句,简缩问题。审题的一个要点就是要求学生能剔除题目中的“无用成分”,用自己的语言阐明题意的核心,建立相应的数量关系。在应用题教学中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应用题的关键。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就是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由已知求得未知的过程。学生解答应用题时,只有对题目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一清二楚,才有可能把题目正确地解答出来。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学生对题目中的某一种数量关系不够清楚,那么也不可能把题目正确地解答出来。而要分析等量关系首先要理解并熟记一些常用的等量关系。例如: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每份数×份数=总数、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以及几何图形计算的有关公式等等。下面就如何分析等量关系举几个例子加以分析:

1、一般应用题

例如:某公司要生产手机54万部,前10天每天生产1.5万部,余下的要在20天完成,平均每天要生产多少万部?当学生弄清题意后老师就提问要想求平均每天要生产多少万部?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余下要生产多少和需要的时间)用哪个数量关系?(余下要生产的量÷余下的时间=平均每天要生产的),余下要生产的量题里没告诉我们又要怎么求?用哪个数量关系?(一共要生产的—前10天共生产的=余下要生产的量),前10天共生产的又没告诉我们要怎么求?用哪个数量关系?(每天生产1.5万部×10天=前10天共生产的)一个题目分析下来要用到好几个数量关系,只有这样一步一步分析数量关系学生才能找到解应用题的途径,才能列式解答。

2、分数应用题

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分析要找到题中的关键句,也就是分率句。在分析分数应用题时,我要求学生先从分率句中找出单位“1”的量,然后再写出等量关系即“1”×分率=对应量。例如:我国领土辽阔广大,南北相距5500千米,东西相距的千米数是南北的52/55。东西相距多少千米?从分率句东西相距的千米数是南北的52/55中先找到单位的“1”的量“南北相距的千米数”用南北相距的千米数乘52/55等于东西相距的千米数即南北相距的千米数×52/55=东西相距的千米数。不管是分数乘法或分数除法应用题都可能用相同的数量关系,只要找到了数量关系再根据单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计算,单位“1”的量未知用除法计算。

3、列方程解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找数量关系更是必不可少的。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可以顺着题意找,找到数量关系后设未知量为X与已知量共同参与列式。例如:商店原来有一些饺子粉,每袋5千克,卖出7袋以后,还剩4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千克饺子粉?它的数量关系顺着题意,用原有的重量减去卖出的重量就等于剩下的重量即原有的重量-卖出的重量=剩下的重量,根据数量关系就可列出方程(X-5×7=40)。

三、探究解题思路,培养能力。

在解决应用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也不可忽视。

1、注重培养学生对比辨析的能力

对于易混、易错的题目,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似是而非的变式题组让学生练习、比较,从而掌握解题规律。例如分数应用题中学生非常容易混淆的两道题:(1)一根绳子8米剪去1/4,还剩多少米?(2)一根绳子8米剪去1/4米,还剩多少米?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白(1)中的1/4是表示分率,而(2)中的1/4米是表示数量不能混淆。

2、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发散思维是解决问题时沿着各种方向、不同途径去探索和思考。让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联想训练以及一题多解训练,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平常教学时多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并对多种解法加以比较,从而使学生懂得,在解应用题时,要尽可能地选用最简捷的方法。

3、注重培养学生验算的能力

验算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自我评价能力的重要步骤。如:油菜籽的出油率是42%,要榨出2100千克的油,需要油菜籽多少千克?在做这道题时往往有学生出现2100×42%=882(千克)的错误解法。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想一想:要榨2100千克油,只需882千克油菜籽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呢?从而判断答案是错误的。再引导学生重新审题,理解“42%的意义,就是表示油是油菜籽的百分之几的数,得出油菜籽千克数×42%=油的千克数,找到了正确的解法,2100÷42%=5000(千克),这样就能做到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总之,让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走出困境的方法应该还有很多,希望我们每一位教学者能共同为之而努力。

 


点击次数:3  发布日期:2024/5/31 9:56:29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