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论初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体能提升的有效方法何 勇

论初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体能提升的有效方法

四川省武胜县农旺学校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学生体能提升愈加重视。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体能提升的关键学科,在其实施中强化体能训练就成为应尽之责。本文以初中体育教学为例探讨了促进学生体能提升的有效方法。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加强课外锻炼指导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同时,还提出了教学建议。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学生体能;提升;教学方法;促进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活动方式也随之而发生了巨大改变。越来越多的学生整天沉迷于电子产品,体育锻炼越来越缺乏足,导致体能下降,肥胖率上升。因此,如何提升学生体能水平达到新课标“总目标”和“水平目标”要求,成为了当前一线体育教师日常教学追逐的重要议题。体育教学作为促进学生体能提升的关键培养平台,应当肩负起这一重任。在这几年教学中,我以核心素养培养为追求,大力在学生体能提升的促进上下功夫,使其体能发展逐步进阶,向着新课标“水平目标”二、三、四拾阶而上。本文将以初中体育教学为例探讨促进学生体能提升的有效方法。

一、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过多影响学生体能发展的一些因素。一方面,由于“应试”教育思想还未消除,很多学校和老师过于注重文化课的教学而忽视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体育课时常被挤占,导致学生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机会和活动平台。另一方面,部分学校的体育设施、器材不完善,硬件不达标,课堂上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有效互动,使得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参与动力不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过于讲究安全问题,担心体育课中出现学生身体损伤,导致很多体能训练的项目不能实施。正是这些原因,使得本应持续获得的体能培养却成了偶尔实施,再加之学生对体能训练失去兴趣主体性不强,自然就不会达到新课标要求。

二、促进学生体能提升的有效方法

(一)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内容

为了提升学生的体能水平,首先要从课程内容入手。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体能水平二、三目标达成的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内容。在初中阶段,学生身体不仅发育迅速而且骨骼和肌肉都在快速增长。因此,课程内容应注重全身性的运动,如跑步、跳跃、投掷等活动的整合,科学的安排可以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在我校,体育课程内容就按新课标要求设计了短跑、长跑、跳远、投掷实心球等训练项目。通过这些全身性的运动,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和协调性都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同时,教师还根据学生的体能状况适时调整课程内容和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现有体能水平的锻炼。

(二)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体育教学都以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为主,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失去主体性。因此,体育教师应丰富教学手段和增加课堂变化,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径促进学生成为体能训练的主体。例如,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竞赛教学等多种方法增强体育课堂愉悦性,使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产生提升体能的自我需要,从而积极主动去锻炼。

在网上课例学习中,我看到了这样一节关于肌肉耐力训练的体育课,课上教师安排了一个“接力跑”的游戏。学生被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通过接力跑的形式进行速度比拼。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课堂学习愉悦性,锻炼了学生的速度素质与肌肉耐力水平,还在促进学生主体性提高的同时增强了他们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同时,教师还通过音乐、道具等元素融入,为体能锻炼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这样就可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的主体性。

(三)加强课外锻炼指导,培养锻炼习惯

促进学生体能提升课堂教学虽然重要,但课外锻炼同样不可忽视。体育教师应以课外锻炼指导为径,在促进提升中助力锻炼习惯形成。可以通过布置课外锻炼任务、定期检查和反馈等方式,督促学生坚持锻炼。

在平时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心肺耐力和肌肉力量我为学生制定了详细的课外锻炼计划,并要求学生记录每天的锻炼情况。每周,都会检查学生的锻炼记录,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通过这种方式学生逐渐养成了坚持锻炼的好习惯,体能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水平也不断进阶。

三、促进学生体能提升的教学建议

(一)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体能状况和兴趣爱好都不同,因此体育教师在促进学生体能在水平进阶时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落实因材施教要求。实施时可以在学情分析上根据学生的体能水平和兴趣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上得到适合自己的锻炼。

(二)注重过程性评价,激励学生进步

过去的体育教学评价往往只注重结果,强调基本运动技能达标,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了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体育教师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强调体能水平的逐步进阶。可以通过设置阶段性目标、记录学习过程、及时反馈等方式,激励学生搭阶而上。

(三)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体能提升

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第一站,对学生体能发展同样不可低估。体育教师可以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建构家校共促模式,共同关注学生体能发展。现实中可以通过家长会、亲子活动、微信群、家校通等方式向家长传达体能锻炼的方法和重要性,并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陪伴孩子进行体能锻炼。

四、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导向的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体能提升的主担学科,有不可推脱的培养重任。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加强课外锻炼指导等措施来促进学生体能水平不断进阶。同时,还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过程性评价并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体能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达成新课标“总目标”和“水平目标”要求中培养出更多健康、有活力的新一代青少年。

参考文献

[1]雷伟林,初中体育教学发展学生体能的策略[J].学周刊,2014年。

[2]徐丽娟,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体能训练的探索[J].体育风尚,2023年。


点击次数:6  发布日期:2024/5/31 9:56:4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