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浅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沈德菊

浅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沈德菊       云南省永胜县永北镇中学    

物理实验、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问题是物理教学的四大类型,其中概念教学尤为重要。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表明,当我们进行一门学科的教学时,务必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该门学科的基本结构(这里所说的基本结构主要指的是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才有助于知识的迁移,进而形成系统的学科图景。目前,中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仅仅停留在背定义、记公式层面,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将新学的概念融入到其原有的概念网络中去,构成新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

  初中物理教学,既不能脱离学生实际一味地追求概念的严密,也不能把物理概念讲得失去科学性。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兼顾物理概念的科学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处理好物理概念和规律在物理教学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严格把握教学深度。那么,应该怎样进行物理概念的教学呢?本文探讨“引入-建立-运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为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提出一点建议。

  一、引入物理概念,创设物理环境

  这一过程的核心是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良好环境,使学生获取形成正确概念的感性材料。在物理概念的教学中,必须给学生创设一个适应教学要求、借以引导启发学生发掘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本质属性的物理环境。通过联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列举各种事例和进行必要的实验,使学生明确建立概念的事实依据,使之对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过程有必要的感性认识,以建立起对研究对象的正确清晰的表象,这是形成概念的基础。

  运用实验来展示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过程,不但要比学生在生活中所感受的要深刻和典型,而且创设的情境越新颖生动,就越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主动地思考,例如要学习“大气压”的概念,可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先将一个剥去外壳的熟鸡蛋,置于比蛋稍小的玻璃瓶口上,鸡蛋停在瓶口上不动,接着拿去鸡蛋,将粘有酒精的棉花点燃后投入瓶内,燃烧片刻,使瓶中空气稀薄,再将那只蛋置于瓶口上,他们惊疑地看到鸡蛋慢慢被瓶子“吞入”最后落在瓶中,面对这种意想不到的现象,他们不但立即引起了浓厚的兴趣,而且激发起主动探索其中奥秘的积极性。注意,运用实验来创设学习概念的环境,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被研究的对象和现象上来,注意观察它的变化及其产生条件,以便从中发现其本质属性。

  利用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接触过许许多多的物理现象和运用物理知识的事例,善于恰当地利用学生以有的生活经验,也能创设良好的物理环境。例如,在进行压强、摩擦、惯性、扩散等概念的教学时,都可以利用许多典型、生动且为学生所熟知的事例来创设物理环境。这种通过“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 ,运用生活事例来创设的物理环境,也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但要注意,事例要恰当和典型,语言要简练生动,所举的事例必须是学生确已熟知的事例,否则会使学生感到不可捉摸。

  运用图表、幻灯、电影、电视、参观和多媒体等,也可创设良好的物理环境。用这种形式进行教学,既直观又形象,感性认识最深刻。

  引入物理概念的教学不再是师生封闭在教室里枯燥地讲概念、背定律、记公式、作习题,而是与广阔的社会生活相联系,从中找出有关的现象,进行生动活泼的研究性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建立物理概念,形成正确认识

  这一过程足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促使正确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形成,并不是感性材料的堆积,而是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因此,要在学生已有足够数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科学的抽象,即引导他们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去逐步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以达到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所以在概念教学中,要把提供形成概念的事实依据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结合起来,加以抽象概括才能形成概念。形成概念的抽象概括方法比较简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概括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如建立机械运动、动能、力的初步概念等等,就是利用这种方法。由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太自觉地用过这种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只有足够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做基础,又善于引导学生从中抽象概括出它们的共同本质属性,学生就不难掌握。

  以教学力为例:先引向生活事例,从人力(手推车、拉锯、提水桶、踢足球)在人体肌肉紧张的感觉中获得力的认识,到物力(推土机推土、拖拉机拉犁、起重机起吊货物) ,激发学生想象达到扩展力的认识。再引导学生从上述事例的比较中,寻找共同的特征,尽管发生的事例各不相同,但均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表现为推、拉、提、撞、挤等现象,这里包含了初步概括、抽象物理概念的基本方法,最后得出力的概念:我们把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并表现为推、拉、提、撞、挤等现象叫做力的作用,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另一种是把被研究的事物的某一属性隔离出来加以研究,用另外两个(或几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加以定义,如密度、比热、热值、电阻等概念的建立,就是利用了这种方法。这种抽象概括的方法,是物理学中建立概念常用的方法,掌握这种方法需要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花大力气逐步教会学生这种方法。

  综上所述,形成概念是要在整个教学中完成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搞好概念的引入,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注意排除某些妨碍正确建立概念的因素,抓住概念的本质,再进行讨论和具体问题的分析,让学生学以致用,才能深刻理解与形成概念。

 


点击次数:5  发布日期:2024/5/31 10:02:16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