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探微李永芬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探微
李永芬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三川镇清泉小学
《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学习内容分为四个知识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并明确指出,“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与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与综合应用在不同学段有不同的内容与要求,在第一学段(1年级~3年级)为实践活动,第二学段(4年级一6年级)为综合应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为此,人教版课标教材在第一学段每学期安排了两次实践活动。
纵观教材内容,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调查、设计、制作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并解决问题,体验、感受生活,因而教学重点不在于知识的学习,而重在知识的运用,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教学现状
目前,在实践活动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 教学内容涉及面广而杂;2 知识点基本上与前面学习内容重复;3 与考试的关联不大;4 操作起来困难,一节课的时间无法安排一次实践活动,面对这些现状,究竟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才能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我们一直在思考,在探索。
二、教学模式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初步摸索出这部分内容的一个简单的教学模式:课前(准备相关资料:调查、分析、统计……)――课中(展示、汇报与交流)――课后(评价与反思),下面以年历制作为例加以说明。
1 课前
将学生按六人一组分好组,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学习任务:①调查了解各种不同年历的式样;②了解制作一个完整的年历有哪些步骤;③每个同学制作当年两个月的月历并在小组内相互检查、督促;④每个人提出自己制作年历的方案,在小组内交流。统一出最佳制作方案;⑤小组同学一起完成年历制作主题画面的草图设计工作。
本段教学可以给学生留一个星期左右的课外时间,以小组长为主。老师给予适当的督查与指导,如调查、了解年历式样及当年月历的制作,可由小组长检查完成,年历制作的式样由小组长安排交流时间,老师给予适当指导,由小组讨论主题后,推选出本组内美术能力较强的同学来负责完成草图设计,并说明这幅图的主题色调及每个部分的颜色搭配,以利于小组同学合作上色。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走出教室,寻找、观察不同的年历式样,交流自己的设计方案,同组同学互评、择优设计方案等,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与实践、与人合作交流及创新等能力。
2 课中
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用课堂教学的形式组织学生经历制作年历的过程,同时组织组与组之间互相展示、交流。
①通过提问“关于年历,你了解了哪些知识?”让学生充分展示课前自己调查、观察所得,教师提出本节课主题――制作2008年的年历。
②在老师的指导下,归纳出制作月历需要确定三个内容:确定星期几的顺序(日、一、二、三、四、五、六),确定1号是星期几,确定每个月有多少天,老师提供每个月的l号是星期几的信息,然后学生小组分工,每人制作出两个不同月份的月历卡。
③小组合作,把1月~12月的月历卡合成年历,完成画面上色工作,并给本组制作的年历设计好广告词。
④展示与交流,利用广告词把自己的创意简单介绍给全班同学。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月历制作方法在课前已练习,画面及式样设计课前已在小组内讨论确定,课内只需完成装订与上色工作,并讨论确定广告词,这样,因为许多难点已分散到课前,课堂上所有活动操作学生就能熟练自如,迅速到位,课堂虽然只有40分钟时间,但学生能经历年历制作的全过程,教师们认为一节课时间不好操作的问题也得到了妥善解决。
3 课后
每组同学轮流把制作好的年历及创意广告带回家,请6个以上的人(父母、其他家庭成员及邻居等)作出书面评价,根据这些评价及班级学生投票,评出谁的创意最好、谁的广告词最佳、谁的画面最漂亮等,在本次评比中,“成长的足迹”(用自己1岁~12岁的生日照片作为每月主题图组合而成)得到了最佳创意奖;把12个月的红色月历卡串成鞭炮形状,广告词为“鞭炮响起来,中国火起来”被评为最佳广告词;“磁悬浮列车”年历被评为最漂亮画面。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行动是积极的。因为自己能带着这么多自己及同伴亲手做的东西去征求大人的意见,是一件新奇而有趣的事情,成人给的评价是多方面的、中肯的,同一张年历,有人从色彩搭配,有人从主题创意,有人从日期书写等方面提出了细小的、具体的意见,如在“成长的足迹”年历后。就有好几名家长写上:2008年正好是你们小学毕业,制作这样一个年历很有纪念价值,而在“中国永远第一”的年历上,有家长作了这样的评价:要有争第一的想法与行动,但要记住没有永远的第一,孩子们在得到此类的评价之后,都很开心,乐意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与修改,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结论与反思
我们认为,这种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树立了大课堂思想。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学习世界,打通了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渠道,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材与社会充分结合起来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了知识,形成了能力。
“教学生一时,想学生一生”,实践活动课的教学需要我们老师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尤其是在课前的活动中,组织查找资料、处理信息、交流汇报等诸多环节,均需要教师悉心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主动加入学生的研讨,及时掌握信息和反馈意见,适时调整活动的内容及频率。
总之。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把学生放在首位,教学设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知识的时间、空间,这样,学生才能体会知识与生活同在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他们运用已学的知识去研究、探索解决更多的、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